佛手究竟是什么東西大家知道嗎,好像在生活中聽到的次數(shù)并不是很多,但是也不能說完全遇不到,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好好的介紹一下什么是佛手;有些對(duì)于佛手有一定的接觸的人或者是只是知道的人都會(huì)有一個(gè)疑問,那就是佛手究竟是可以吃的嗎,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佛手可以吃嗎。
佛手:果實(shí)在成熟時(shí)各心皮分離,形成細(xì)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dá)丈余,莖葉基有長約6厘米的硬銳刺,新枝三棱形。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diǎn)。花多在葉腋間生出,常數(shù)朵成束,其中雄花較多,部分為兩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帶紫暈,春分至清明第一次開花,常多雄花,結(jié)的果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藥用,皮鮮黃色,皺而有光澤,頂端分歧,常張開如手指狀,故名佛手,肉白,無種子。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
佛手是香櫞的變種之一。是不規(guī)則分枝的灌木或小喬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紅色,莖枝多刺,刺長達(dá)4厘米。單葉,稀兼有單身復(fù)葉,則有關(guān)節(jié),但無翼葉;葉柄短,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或有更大,頂部圓或鈍,稀短尖,葉緣有淺鈍裂齒。
果實(shí)手指狀肉條形,重可達(dá)2000克,果皮淡黃色,粗糙,果皮甚厚,難剝離,內(nèi)皮白色或略淡黃色,棉質(zhì),松軟,瓢囊10-15瓣,果肉無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黃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氣;種子小,平滑,子葉乳白色,多或單胚。通常無種子?;ㄆ?-5月,果期10-11月。
佛手可以吃嗎?
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jīng),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種藥用功能。對(duì)老年人的氣管炎、哮喘病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對(duì)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脹悶,有更為顯著的療效。佛手可制成多種中藥材,久服有保健益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