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枳實,還是在初中的一篇課文里,里面介紹說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意思就是說人成為什么樣跟周圍的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guān)系;枳實跟橘子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沒有橘子那么好看,形狀也會小一些,味道偏酸,并不是特別的好吃,枳殼其實就是枳實的外表皮晾干就成了殼,枳實與枳殼都是可以入藥的,有著很好的作用,那么枳實與枳殼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枳實,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的干燥幼果,主產(chǎn)于四川、江西、福建、江蘇等地。5~6月間采摘或采集自落的果實,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較小者直接曬干或低溫干燥。用時洗凈、悶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麩炒用。《藥品化義》:“枳實專泄胃實,開導(dǎo)堅結(jié),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療臍腹間實滿,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結(jié)胸,通便閉,非此不能也。若皮膚作癢,因積血滯于中,不能營養(yǎng)肌表,若飲食不思,因脾郁結(jié)不能運化,皆取其辛散苦瀉之力也。為血分中之氣藥,惟此稱最。
枳實提取物、枳實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對羥福林(辛福林)和N-甲基酪胺有強心、增加心輸出量、收縮血管、提高總外周阻力,而使左室壓力和動脈血壓上升的作用。枳實和枳殼煎劑對離體蟾蜍心臟,低濃度時使其收縮增強;高濃度時收縮減弱。N-甲基酪胺也能加強離體和在體心臟的收縮力。枳實對腦、腎及冠脈血流量有影響;在比較顯著地增加冠脈血流量的同時,心肌耗氧量略有增加但不明顯,不與冠脈血流量的顯著增加相平行;有較強和較持久的升壓作用;有收縮周圍血管、減少周圍血循環(huán)量,同時又有選擇性地降低腦、腎及冠脈阻力,增加主要生命器官血流量的作用,而且有一定程度地縮小脾容積現(xiàn)象。
枳殼煎劑及枳殼乙醇提取液給麻醉兔和犬靜脈注射,有明顯的升壓作用。對羥福林和N-甲基酪胺是從枳實注射液中分離出的兩種升壓有效成分。對羥福林是直接α-受體興奮劑,對心臟β-受體也有一定興奮作用;N-甲基酪胺的升壓作用是通過釋放體內(nèi)兒茶酚胺的間接機制實現(xiàn)的,說明枳實注射劑同時兼有直接與間接作用兩種升壓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