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我們都熟悉,其實感冒這種疾病也是有很多種類的,比如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癥狀就是完全不同的,風熱感冒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嘔吐或者是拉肚子等不舒服的情況,莪術(shù)油就有治療感冒的效果;除了治療感冒以外,這種藥物的功效還是有很多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莪術(shù)油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莪術(shù)別名:文術(shù)、蓬術(shù)、羌七、山姜黃、綠姜、黑心姜。姜科姜黃屬多種植物的根莖。藥典95年版規(guī)定三種:蓬莪術(shù)(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廣西莪術(shù)(Cu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F Liang)。溫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溫郁金與前述片姜黃屬同種植物,此外尚有中藥大辭典、中藥學(xué)、中藥鑒定學(xué)、全國中草藥匯編等文獻記載的莪術(shù)〔Curcuma zedoaria (Berg)〕Rosc、郁金(Curcumaaromatica sulisb),此二種與藥典規(guī)定的不同種。產(chǎn)地桂、川,溫莪術(shù)主產(chǎn)浙江,福建、江南各省均有栽培。
采集、加工秋冬挖取根莖,洗凈,蒸熟曬干除去毛須及雜質(zhì),在浙江將原植物溫郁金采挖后取當年下種生出的根莖蒸熟曬干者為溫莪術(shù)。次年以上的根莖趁鮮切片曬干者為片姜黃。3.性狀 多具橢圓形,直徑1~3cm,外表灰黃色,切面黃綠或棕褐色,內(nèi)皮層環(huán)紋黃白色,質(zhì)堅硬,斷面角質(zhì)性,味苦辛。4.性味、歸經(jīng) 辛、苦、溫,歸肝、脾經(jīng)5.功能、主治 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用于瘕痞塊,瘀血經(jīng)閉,食積脹痛,早期宮頸癌。
莪術(shù)油用于感冒、霍亂吐瀉、暑熱痧癥、中風中痰不省人事、跌撲失氣、頭刺痛、風火牙痛、支氣管哮喘及各種咳嗽、寒熱肚痛、腰背四肢痛、瘙癢癥、疥瘡、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燙傷燒傷、蛇蟲蝎狗魚蜈蚣傷、吐血、失眠、外傷出血等。
莪術(shù)油注射液:局部瘤體注射,每次5~10ml,每日1次;或1%莪術(shù)油1次20ml,用5%葡萄糖液500ml搖勻后靜脈滴注。 復(fù)方莪術(shù)注射液:每次用40~10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等滲鹽水500ml中靜滴,每日1次,2~3個月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