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無邊無際的,我們常說天涯海角,但是誰真的到過海角呢;海洋里面的動物種類也有很多,在海邊生活的朋友對于烏賊這種東西都應(yīng)該不陌生,烏賊也是我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烏賊其實渾身都是寶貝,海螵鞘這種藥材就是烏賊身上的,那么到底這種海螵蛸的用法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海螵蛸的功效與作用
除濕,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衄、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jīng)閉,腹痛癥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
海螵蛸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
海螵蛸的禁忌注意
①《本草經(jīng)集注》:"惡白斂、白及。"
②《蜀本草》:"惡附子。"
③《本草經(jīng)巰》:"血病鄉(xiāng)熱者勿用。"
海螵蛸的選方
①治胃痛,吐酸:㈠海螵蛸五錢,貝母、甘草各二錢,瓦楞子三錢。共研細末。每次服二錢。㈡海螵蛸一兩(研末),阿膠三錢。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錢,每日三次。(《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錢,白芨六錢。共研細末。每次服一錢五分,日服三次。(《山東中草藥手冊》)
③治吐血及鼻衄不止:烏賊骨,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diào)下二錢。(《圣惠方》)
④治鼻血不止:烏賊魚骨、槐花等分。舉生半炒,為末吹鼻。(《世醫(yī)得效方》)
⑤治積年腸風(fēng)下血,面色萎黃,下部腫疼,或如鼠妳,或如雞冠,常似蟲咬,痛癢不息:綠礬二兩(燒令赤),烏賊魚骨一兩(炙令微黃),釜底墨一兩。搗羅為末,用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湯下三十丸。(《圣惠方》)
⑥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錢。生地黃汁調(diào)服。(《經(jīng)驗方》)
⑦治婦人漏下不止:烏賊骨、當(dāng)歸各二兩,鹿茸、阿膠各三兩,蒲黃一兩。上五味治下篩。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千金方》)
⑧治婦人久辦白帶下:烏賊骨一兩(燒灰),白礬三兩(燒汁盡),釜底墨二兩。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圣惠方》)
⑨治跌破出血:烏賊魚骨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⑩治各種外傷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黃炭各等分。研細末,過150目篩,混合即得。撒于創(chuàng)面,稍加壓即可凝固止血。(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