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某些貧血的患者來說,必須得隨身攜帶補充血糖的食物來隨時補充,但是這個治標不治本,在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根治了貧血才能夠完全放心;在治療貧血癥的時候,可以使用中藥進行輔助治療,比如說紫花苜宿,紫花苜蓿的功效與作用不僅僅是可以治療貧血,還對很多出血的癥狀有很好的療效,甚至可以緩解由于胃熱導致的腸胃不舒服沒有食欲,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苜蓿的功效與作用
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熱,利尿除濕。用于胃熱煩悶,不欲飲食;濕熱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濕熱發(fā)黃。
1.防出血。
一切出血癥候,如鼻血、齦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宮出血、肛門出血。新藥每用維他命K,認為是有凝結(jié)血管功能的療法。其實維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豐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來作為預防出血癥候,實驗的結(jié)果認為收效很高,對各種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腸出血,都能獲得預防的效果。
2.清內(nèi)熱。
苜蓿是清涼性的蔬菜,進食之后,確能消除內(nèi)火,尤其在燥烈季節(jié),用以佐膳,功效顯著,更勝於西洋菜。
苜蓿經(jīng)油炒后,乘熱進食,味極鮮潔。冷卻后,進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節(jié),如果覺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維護健康的上品菜肴。
苜蓿的營養(yǎng)價值
1.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因而可作為治療貧血的輔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維生素成分,可治療惡性貧血;此外,苜蓿還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民間常用來治療胃病或痔瘡出血,有些驗方用它來治胃或痔、腸出血。
2.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質(zhì),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支氣管炎有一定療效。
3.苜蓿中含有粗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結(jié)和腸癌。
4.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腸道收縮,增加血中甲狀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
苜蓿的食用方法
苜蓿的吃法,當然以新鮮為最佳,而且味亦雋美,因為新鮮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節(jié),亦有出產(chǎn),不過由於氣候和土地的關(guān)系,有時產(chǎn)品極嫩,有時極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鹽漬制的「腌金花菜」,功效相等。
1.將苜蓿揀去老梗黃葉洗凈后,用旺火重油炒食味極鮮嫩。
2.上海菜館有生煸草頭供應,是摘除莖梗,完全用苜蓿葉炒成的,所以特別鮮嫩,售價稍昂。
3.苜蓿冷吃,別有風味,草頭的汁液,比其他蔬菜更清涼可口。
涼食苜蓿:北方,如山東各地,于農(nóng)歷二月上旬摘其葉莖的前三四節(jié),清水沖洗干凈后,開水焯熟,再入涼水浸泡十余分鐘以增其鮮,而后可雙手輕搓去除部分汁液。備小蔥花、姜絲,熱油澆過后加食鹽、涼拌醋及蒜泥等調(diào)味品,調(diào)勻入味后既可食用。味鮮美,爽口清脾,是家庭餐桌上很好的一道小菜兒,用來下酒亦出其佳效。
注意:因?qū)贊B利之品,故不宜久食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