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生活的條件是非常差的,有時候都會出現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所以人們的身體也比較弱,在那個時候人們出現了疾病之后,都是通過中醫(yī)來進行醫(yī)治;正是因為如此,中醫(yī)經過了幾千年的磨練,找到了很多治療疾病的藥材和方法,并且功效都非常不錯,甘草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到底蜜炙甘草怎么做比較好呢?
蜜炙的方法:藥蜜同時拌炒炙法:將煉蜜加適量的開水稀釋,拌入藥物待蜜液吸透,置熱鍋中不斷炒至深黃色,以疏松不粘手為度,取出攤晾。先下蜜后投藥拌炒炙法:將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后置鍋中,待蜜液燒沸后投入藥物拌炒均勻,炒至液干呈深黃色而疏松不粘手為度,取出攤晾。先下藥后入蜜液拌炒炙法:將藥物投入鍋中炒熱后,放入適量開水稀釋的煉蜜液拌炒,炒至深黃色而疏松不粘手為度,取出攤晾。
蜜炙藥物的作用:蜜炙不同的藥物其作用也有差異,這與藥物性能和所含的成分不同有關,如甘草蜜炙(藥100kg,煉蜜25kg)后可增強補氣和中的作用;黃芪蜜炙(藥100kg,煉蜜25kg)后可增強溫肺潤燥的作用;麻黃蜜炙(藥100kg,煉蜜20kg)后,減弱了發(fā)汗之力而增強了止咳平喘的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和表癥已解而喘咳未愈的患者;百部蜜炙(藥100kg,煉蜜13kg)后藥性變緩和,并增強了溫肺潤燥的作用,多用于肺燥咳嗽的患者;款冬花蜜炙(藥100kg,煉蜜25kg)后,一方面可以破壞其分解甙類的酶,增強甙類之穩(wěn)定性,有利于藥效保存,另一方面可增加甙元的溶解度,幫助促進吸收,同時還能增強其潤肺鎮(zhèn)咳的作用。
蜜炙注意事項:煉蜜一般指的是嫩蜜,加水量一般是蜜的1/3或1/2,根據藥物的質地和季節(jié),可靈活掌握。炙藥前應核準藥與蜜的數量比例,炙炒時先應用中火炒至藥物淺黃色后再用文火炒炙,如出現蜜粘鍋而糊焦時應馬上將焦糊的蜜用凈布擦干凈,以保證炙藥的質量。蜜炙的藥物應裝瓷缸中蓋嚴,置低溫干燥之處防潮,并注意防止發(fā)霉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