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韋片是什么,大家知道嗎,不知道也沒關(guān)系,我們今天就要來仔細的介紹一下什么是石韋片;當然,在說石韋片之前,我們肯定要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石韋;因為石韋片既然叫做石韋片那就說明,石韋在其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等介紹完石韋,我們再來仔細的看看石韋片的功效與作用有什么吧。
石韋 水龍骨科、石韋屬中型附生蕨類植物,植株可達30厘米。橫走根狀莖,鱗片披針形,葉遠生,干后革質(zhì),上面灰綠色,孢子囊群近橢圓形,初時為星狀淡棕色,成熟呈磚紅色。附生于低海拔林下樹干上,或稍干的巖石上,海拔100~1800米。分布于中國、印度、越南、朝鮮和日本。
石韋別名:石樜(《本經(jīng)》),石皮(《別錄》),石葦(《滇南本草》),金星草、石蘭(《綱目》),生扯攏(《分類草藥性》),虹霓劍草、石劍、潭劍(《福建民間草藥》),金湯匙、石背柳(《中藥材手冊》)。石韋,其性味甘、苦,微寒。入肺、膀胱經(jīng)。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熱等作用。能清濕熱、利尿通淋、治刀傷、燙傷、脫力虛損。
處方,石韋740g 黃芪740g 苦參740g 扁蓄740g。制法,以上四味,取苦參、石韋715g、黃芪690g及扁蓄71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稠膏狀;另取石韋25g、黃芪50g、扁蓄25g粉碎成細粉,與上述稠膏混勻,烘干,粉碎,制成顆粒,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棕褐色;味苦。
鑒別,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細,稱取2g,加乙醇20ml,回流提取30分鐘,醫(yī)學敎育網(wǎng)搜集整理濾過,取濾液加水6ml,再加石油醚(60~90℃)20ml,振搖提取,分取乙醇水層,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乙醇8ml,使溶解,取濾液1滴,點于濾紙上,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黃色或亮黃色。
取本品細粉2g,加0.5%鹽酸乙醇溶液40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加氨試液使成中性,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1%鹽酸溶液20ml使溶解,濾過;濾液分置兩去試管中,一管加碘化鉍鉀試液,生成磚紅色沉淀;另一管加碘化鉀碘試液,生成棕褐色沉淀。
檢查,應(yīng)符合片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
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尿頻,尿急,尿痛,下肢浮腫等癥;也可用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見有上述證狀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15天為一療程,可連服兩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