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石楠葉以石楠樹的干燥葉入藥,石楠樹一般生于山谷石的向陽處,葉子像枇杷葉,但背面光滑不像枇杷葉有皺痕,中醫(yī)常用它來治療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陽痿、不孕不育癥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殊不知石楠葉其中的兩種有效成分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在抗炎、止疼、保肝、強心等方面也有超強的療效;石楠葉的用處雖多卻不可以經(jīng)常食用,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石楠葉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特別之處。
石楠葉別名風藥、欒茶。藥材呈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8~15厘米,寬2~6厘米;先端尖或突尖,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細密的鋸齒,齒端棕色,但在幼時及萌芽枝上的葉緣具芒狀鋸齒;上面棕色或棕綠色,無毛,羽狀脈,中脈凹入。下面中脈明顯突出。葉片革質(zhì)而脆。氣微,微澀。性平,味辛、苦。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
石楠葉主要功效有祛風濕,止癢,強筋骨,益肝腎。屬祛風濕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濕強筋骨藥。在臨床應用上主治風濕痹痛,頭風頭痛,風疹,腳膝痿弱,腎虛腰痛,陽痿,遺精。
石楠葉的配方療法
1、治腰膝酸痛:石楠葉、牛膝、絡石藤各9克,枸杞6克,狗脊12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2、治頭風頭痛:石楠葉、川芍、白芷各4.5克。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偏頭痛:石楠葉、蔓荊子、女貞子各9克,白芷6克,川芎4.5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4、治感冒咳嗽:石楠葉、桔梗、紫菀、桑白皮各9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5、咳嗽痰喘:石楠葉研末。裝煙斗內(nèi)燃著當煙吸。(《安徽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