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這味中藥在生活中不常用,但是對于偏熱體質(zhì)病人的脾胃方面具有非常不錯的療效,因為升麻性味偏向微寒,可以起到清熱的功效,同時對于脾胃不好的人,升麻可以起到一定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同時有時候出現(xiàn)口腔潰瘍、牙痛這類的癥狀也可以試用升麻來減輕;那么升麻的作用與功效與作用具體有哪些,針對具體什么樣的病,我們一起來看看。
【藥名】
升麻
【性味歸經(jīng)】
甘、辛,微寒。人肺、脾、胃經(jīng)。
【功效】
發(fā)表透疹,解毒,升陽舉陷。
【功效特點】
本品輕浮上行,辛可升散,寒可清熱,能發(fā)散肌表風邪,治陽明頭痛,又善升脾胃之陽氣,故為臟氣下陷的必用之品。
【功效作用】
1.發(fā)表透疹:用于麻疹初期透發(fā)疹毒,常與葛根同用增強發(fā)表力量。
2.清熱解毒:本品善解陽明熱毒,用于胃熱齒痛、口舌生瘡、皮膚癢疹等,可配石膏、黃連等同用,如清胃散。
3.升陽舉陷:用于脾胃清陽下陷的少氣倦怠、下利、脫肛、子宮脫垂等證,常與柴胡、人參、黃芪同用。
【鑒別應(yīng)用】
葛根、升麻、柴胡,都有發(fā)表升陽作用,但葛根為陽明經(jīng)之主藥,既能解肌退熱,又能鼓舞胃氣上升而生津止渴,煨熟能升陽止瀉;升麻能散肌表風邪,去陽明頭痛,又善升脾胃之陽氣,主治陽氣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癥;柴胡主散少陽之邪,善治往來寒熱,又能升舉陽氣,常與升麻同用,治氣虛下陷之癥。然升提之力不及升麻。又升麻、葛根均能透發(fā)斑疹,升麻可解毒,柴胡能疏肝,為其不同之處。升麻蜜制升陽力勝,炒制收斂止血。
【配伍應(yīng)用】
1.配葛根:解肌透疹。葛根輕揚升散,可解肌退熱,透發(fā)斑疹;升麻輕浮上行,可發(fā)表透疹,二藥合用,解肌透疹之力增強,對于小兒麻疹透發(fā)不暢者常相須為用。
2.配柴胡:升陽舉陷。柴胡芳香疏泄,可升可散,能疏肝解郁,又可升舉清陽;升麻長于升陽舉陷。柴胡升肝膽之清陽,行氣于左,升麻升陽明之清氣,行氣于右,二者合用,一左一右,直升胃之清陽,可用于清陽下陷之便瀉、久痢、內(nèi)臟下垂、崩漏帶下等。
3.配石膏:清陽明胃火。石膏辛甘,大寒,為清肺胃二經(jīng)氣分實熱要藥;升麻清熱解毒而散郁,又為陽明之引經(jīng)藥,二者相合,既清又散,走陽明而力專,使上炎之火得散,內(nèi)郁之熱得滑,對于陽明胃火熾盛、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證,實為佳品。
4.配黃芪:益氣升陽。黃芪善補脾肺之氣,且又有升舉陽氣之作用;升麻善舉脾胃之清陽。二藥合用,黃芪得升麻,則升舉陽氣之力增強;升麻得黃芪,則升陽之中又可補脾胃之氣,對于氣虛下陷之證,二者配伍,既治氣虛之本,又可提升下陷之清陽,標本兼顧,使中氣得補,升舉有力,其證可愈。
【應(yīng)用注意事項】
1.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陰虛火動者忌用。
2.上盛下虛及疹已透者忌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3~6克,入煎劑,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煎湯含漱,或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