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藥子,其實(shí)我對種植物是非常不了解的,但有一次上生物課時,突然間接觸課它,不過后來出來工作了才對它更了解了,黃藥子也叫朱砂七,是寥科植物金線草的全草,因其根莖呈朱砂色,故得此名,塊莖卵圓至長圓形,莖左旋,葉互生,寬心狀卵形,全緣或微波狀,葉腋有大小不等的紫棕色球形或卵圓形珠芽,那黃藥子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黃藥子的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纏繞藤本。塊莖卵圓形至近圓形,表面密生多數(shù)細(xì)長的根。莖圓柱形,無毛。葉片闊卵狀心形或卵狀心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全緣或微波狀兩面無毛,葉腋內(nèi)有大小不等、紫褐色、球形或卵圓形珠芽,表面有斑點(diǎn)。雄花序穗狀下垂,常數(shù)個叢生于葉腋,有時基部延長排成圓錐狀。
黃藥子的功效與作用:治甲狀腺腫。以單味水煎,或酒煎服,或用其流浸膏,又可配夏枯草等,能改善臨床癥狀。試用黃花子酒治療腫瘤,尤其食管癌有一定作用。對治療神經(jīng)纖維瘤,橫紋肌肉瘤有一定幫助,但動物實(shí)驗(yàn)尚未能證實(shí)有抗腫瘤作用。瘡瘍腫毒、蛇害、犬咬傷,可用鮮品搗爛外敷。
黃藥子的主要成分:含少量薯蕷皂苷、薯蕷毒皂苷以及黃藥子萜A、黃藥子萜B、黃藥子萜C等呋喃去甲基二萜類化合物。臨床上用黃藥子酊、復(fù)方黃藥子浸膏片、黃藥子素片治療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瘤,有一定的療效,其中以復(fù)方黃藥子浸膏片(含碘化鉀)療效較好。對甲狀腺、食道、胃及直腸、乳房惡性腫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對常見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