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植物,它們的外觀還有它們的環(huán)境,甚至是一些細節(jié)枝葉啊什么的都十分的像,有時候專家都分辨不出來究竟哪個是哪個,就像合歡皮和夜交藤,合歡皮為豆科(Legumin0sae)植物合歡的干燥樹皮,多于夏秋季節(jié)剝?nèi)?,曬干而成,呈卷曲筒狀或半筒狀,長40~80cm,厚合歡皮0.1~0.3cm,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性味甘、平,合歡皮與夜交藤的異同有哪些呢?
合歡皮冷水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抗生育作用,羊膜腔內(nèi)給藥可使中孕大鼠胎仔萎縮,色澤蒼白而中止妊娠。人妊娠子宮條在合歡皮提取液的作用下,收縮張力及振幅均顯著增加,而收縮頻率則明顯減少,合歡皮的作用與縮宮素相似,但起效時間較慢,持續(xù)時間長。
人們對中藥何首烏的傳說與功效比較熟悉,但對什么是夜交藤卻知之甚少。其實,兩者是同一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夜交藤是何首烏的藤莖,因夜里會自動相互交合而得名,藥用何首烏則是這種植物的塊根。中醫(yī)認為,夜交藤性平無毒,味甘微苦,入心、肝經(jīng),有安神養(yǎng)血、祛風通絡的功效,主治陰虛血少、虛煩不眠、風濕痹痛、皮膚癢疹等癥。
用于虛煩失眠。夜交藤具有養(yǎng)血安神作用,以用于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為主,常與合歡皮相須配合,也可與棗仁、柏子仁、遠志等同用。用于周身酸痛。夜交藤既有養(yǎng)血作用,還可通利經(jīng)絡,治血虛周身酸痛,可配合當歸、地黃、雞血藤、絡石藤等同用。配酸棗仁,滋心陰,寧心神;配生地,養(yǎng)血補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