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貝母是一種養(yǎng)藥,可能在病重的時候能夠用到,但是平時預防也有很多人用,可以說用處十分廣泛,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種大而苦者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經(jīng)藥皆當去心,不獨貝母也,以前的歷代文獻,并未明確分立川貝、浙貝、土貝專條,至明《本草正》始于貝母條后,別立上貝母一條,所指即系本品,浙貝母產(chǎn)地哪里最正宗?
選擇河流、山腳、大溪兩側的沖擊土為最好。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沙質壤上,排水良好的,可與前茬作物玉米、大豆、甘薯等作物輪作。黏壤、過沙的土壤均不適宜。種過浙貝母的地,不能連種3次,否則易得病害。地選好后深翻18~20厘米,耙細耙平,做成寬200厘米,高12~15厘米的畦,畦溝深15~20厘米,寬30厘米左右。每公頃施腐熟的廄肥和堆肥37500~75000千克,均勻施入表土層。
浙江是浙貝母的主產(chǎn)區(qū),浙貝母資源原來主要分布于浙江鄞縣(樟溪河及鄞江流域兩岸,主產(chǎn)區(qū)是章水、鄞江兩)、金華磐安、杭州市郊、余姚。近年來隨著種植業(yè)結構調整的深入,金華磐安地區(qū)浙貝母的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現(xiàn)已成為浙貝母的主要產(chǎn)區(qū),且東陽、永康、開化、舟山、縉云、文成、青山等市(縣)浙貝母的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特別是一些山區(qū)大量發(fā)展浙貝母,使新產(chǎn)區(qū)日趨增多。
浙貝喜歡溫暖濕潤氣候,生長溫度4~30℃,過低或過高均休眠。土壤要求濕潤沙質壤上(含水量在80%),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比較耐寒,在北京能在地里越冬。黏土、干旱的地方不適合栽培。地下鱗莖球形或扁形,白色,上下微凹入,常由兩、三枚肥厚的鱗片對合而成,直徑2~6厘米一般一個鱗莖有兩個心芽鱗片和心芽著生在鱗莖盤上。莖單生,直立,圓柱形,高30~80厘米,光滑無毛,有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