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中藥草都是各種野生植物,很多命名都是當(dāng)?shù)厝税戳?xí)慣所取,因此導(dǎo)致它們的名字叫法多種多樣,但也因?yàn)檫@樣,很多人會把相似的名字誤以為是同一種中藥,有些名字相似,但是其功效和作用相同、可能不同或略有不同,了解和認(rèn)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講解一下冬葵子與天葵子的區(qū)別,冬葵子又名葵子、葵菜子,為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冬葵的成熟種子,中國各地均產(chǎn),夏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收,曬干,生用,搗碎入藥,本品甘寒滑利,既能利水通淋,又能下乳、潤腸,二便不利者均宜。
冬葵子為錦葵科植物野葵和冬葵的成熟果實(shí)。系蒙古族習(xí)用藥材,夏、秋二季果實(shí)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陰干,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具隆起的環(huán)向細(xì)脈紋。種子腎形,棕黃色或黑褐色。氣微,味澀。
冬葵子補(bǔ)充信息: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殼,洗凈,干燥。用時搗碎。冬葵子適合人群: 脾虛腸滑者禁服,孕婦慎服。冬葵子食療作用: 冬葵子味甘,性寒,歸大腸、小腸、膀胱經(jīng),質(zhì)潤通降;具有利水通淋,潤腸通便,通經(jīng)下乳的功效;主治淋癥,水腫,大便不通,乳汁不行,癰腫未破, 難產(chǎn),胞衣不下。
冬葵子做法指導(dǎo):小便淋瀝澀痛,常與車前子、海金沙等同用;又能利水通淋,用治水腫,常與茯苓等藥配合同用。產(chǎn)婦乳汁稀少,乳房脹痛等癥,常與木通、通草同用。常用于大便不通,臨床多與麻子仁、郁李仁等潤燥之品配伍。
天葵子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塊根,性味甘、苦,寒。入脾、小腸、膀胱經(jīng)。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用于癰腫,瘰疬,疔瘡,淋濁,帶下,肺虛咳嗽,疝氣,癲癇,小兒驚風(fēng),痔瘡,跌打損傷。含生物堿、香豆精類、內(nèi)酯等化學(xué)成分。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水通淋。主治小兒熱驚,癲癇,癰腫,疔瘡,乳癰,瘰疬,皮膚癢瘡,目赤腫痛,咽痛,蛇蟲咬傷,熱淋,砂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