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聽說的茶也是很多的,比如綠茶,只不過兒茶,倒是很少聽說的,這名字聽著也是滿新奇的,兒茶,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兒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干燥,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區(qū),海南有栽培,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的功效,用于跌撲傷痛,外傷出血,吐血衄血,瘡瘍不斂,濕疹、濕瘡,肺熱咳嗽,那么,兒茶的功效會是什么呢?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下吧。
功效: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主治:用于跌撲傷痛,外傷出血,吐血衄血,瘡瘍不斂,濕疹、濕瘡,肺熱咳嗽。入藥部位:植物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性味:苦、澀,微寒。歸經(jīng):歸肺、心經(jīng)。
兒茶有治療心腹痛的功效,用黃鼠心、肝、肺一具,陰干,瓦焙為末,入乳香、沒藥、孩兒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錢,燒酒調(diào)下,立止。(《海上仙方》)下部疳瘡:橄欖燒存性,研末,油調(diào)敷之?;蚣雍翰璧确?。(《乾坤生意》)鼻淵流水:孩兒茶末,吹之,良。(《本草權(quán)度》)
用法用量: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適量:采集加工: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干燥。炮制方法:除去雜質(zhì),用時打碎。
生理特性:落葉喬木,高6~13米。小枝細(xì),有棘刺。葉為偶數(shù)二回羽狀復(fù)葉,互生。總狀花序腋生,花黃色或白色。樹皮棕色或灰棕色,常呈條狀薄片開裂,不脫落。莢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澤,有種子7~8枚。花期8~9月,果熟期2~3月。
生長環(huán)境: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區(qū),海南有栽培。藥材性狀:本品呈方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澤。質(zhì)硬,易碎,斷面不整齊,具光澤,有細(xì)孔,遇潮有黏性。氣微,味澀、苦,略回甜。
《本草綱目》:清上膈熱,化痰生津。涂金瘡、一切諸瘡,生肌定痛,止血收濕?!侗窘?jīng)逢原》:孩兒茶,一名烏爹泥,性澀收斂,止血收濕,為金瘡止痛生肌之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