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中草藥,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藥盲”,往兩個看起來十分相似的字或詞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川烏和川烏頭的區(qū)別就讓我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川烏和川烏頭一樣嗎嗎?川烏正名為烏頭,又名鵝兒花、鐵花、五毒,是被子植物門、毛茛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有毒;川烏頭又名:川烏、烏喙、奚毒等,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塊根通常2個連生,紡錘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側(cè)根(子根)甚肥大,直徑達5cm。莖直立或稍傾斜,下部光滑無毛,上部散生貼伏柔毛。
入藥部位
為毛茛科植物卡氏烏頭的母根。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jīng)。
藥物毒性
烏頭毒性極強,因品種、采集時間、炮制、煎煮時間等不同,毒性差別很大,炮制過程中生物堿含量可損失81、3%。疲勞、出血、饑餓的動物毒性可減弱,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亢進者易中毒。中毒劑量:川烏0、1—3兩,烏頭堿0、2毫克,中毒癥狀:流涎、惡心、嘔吐、腹瀉、頭昏、眼花、口唇舌及四肢發(fā)麻,脈搏減少,呼吸困難,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壓及體溫下降,心律紊亂。室性期前收縮,呈二聯(lián)律;或竇性心律伴以多源頻繁的室性期前收縮和竇房停搏。臨床應(yīng)用大劑量阿托品搶救烏頭中毒,可以減輕癥狀,使心電圖恢復(fù)正常。烏頭堿在動物離體心房所引起的纖顫,可被普魯卡因,抗組織胺藥,奎尼丁,心得安等藥物抑制。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鎮(zhèn)痛作用。
3、降血糖作用。
4、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5、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馬頭堿小劑量能引起小鼠扭體反應(yīng), 阿司匹林、嗎啡等可拮抗這一作用、烏頭堿有明顯局部麻醉作用,對小鼠坐骨神經(jīng)干的阻滯作用相當(dāng)于可卡因的31倍,豚鼠皮下注射浸潤麻醉作用相當(dāng)于可卡因400倍。
6、抗癌作用。
用法用量
多在炮制后用。一般在中藥的配方里,川烏的用量多為15-30g。劑量最好不要超過60g、使用的關(guān)鍵是久煎,最好煎煮兩個小時以上,可以有效地降低毒性。另外同干姜、甘草同用,也可降低毒性。
禁/宜人群
生品內(nèi)服宜慎。不宜與貝母類、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類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