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錦草,一看就知道是一種植物,我們平時(shí)所見的草都基本上有些藥用,那么這個(gè)地錦草有什么功效呢?地錦草別名:草血竭、血見愁草、小蟲兒臥單等,為大戟科植物地錦,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止血,主痢疾;泄瀉;黃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腫痛及熱毒瘡瘍等,下面看一下地錦草圖片和基本信息吧。
基本信息/《地錦草》
藥名:地錦草
漢語拼音:di jin cao
英文名:Humifuse Euphorbia Herb, Herb of Humifuse Euphorbi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Euphorbia humifusa Willd. 2.Euphorbia maculata L.
性味:味辛;性平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止血
功效分類:活血藥;止血藥;清熱解毒藥
科屬分類:大戟科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平原、荒地、路旁及田間,為習(xí)見雜草。
資源分布:1.除廣東、廣西外,分布幾遍全國各地。
2.各地常見,秋季采集地錦草時(shí)易與混雜在一起。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地錦草及斑葉地錦的全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者可用15-3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全草藥用能祛風(fēng)、解毒、利尿、止血、殺蟲、治赤痢,還可配制蛇藥;莖葉含鞣質(zhì),可提取栲膠。 全草含黃酮類、沒食子酸。
地聯(lián)、夜光、承夜(《吳普本草》),地噤、地錦(《本草拾遺》),醬瓣草(《庚辛玉冊》),草血竭、血見愁、血風(fēng)草、馬螘草、雀兒臥單、猢猻頭草(《綱目》),撲地錦(《本草原始》),奶花草(《植物名實(shí)圖考》),奶草、奶汁草、鋪地錦、鋪地紅、紅蓮草(《福建民間草藥》),斑鳩窩、天瓜葉、三月黃花(《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地蓬草、鐵線馬齒莧、蜈蚣草(《江西民間草藥》),奶疳草、紅莖草(《浙江民間草藥》),紅斑鳩窩、地馬桑,紅沙草、涼帽草、小蒼蠅翅草(《四川中藥志》),紅絲草、小紅筋草(《杭州藥植志》),仙桃草(《湖南藥物志》),蓮子草、軟骨蓮子草、九龍吐珠草(《閩東本草》),地瓣草(《貴州草藥》),糞腳草,糞觸腳。花被單、血經(jīng)基(《上海常用中草藥》)。
1.地錦草一年生匍匐草本。莖纖細(xì),近基部分枝,帶紫紅色,無毛。葉對生;葉柄極短;托葉線形,通常3裂;葉片長圓形,長4-10mm,寬4-6mm,先端鈍 地錦草圓,基部偏狹,邊緣有細(xì)齒,兩面無毛或疏生柔毛,綠色或淡紅色。杯狀花序單生于葉腋;總苞倒圓錐形,淺紅色,頂端4裂,裂片長三角形;腺體4,長圓形,有白色花瓣?duì)罡綄傥?;子?/span>3室;花柱3,2裂。蒴果三棱狀球形,光滑無毛;種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蠟粉,長約1.2mm,寬約0.7mm?;ㄆ?/span>6-10月,果實(shí)7月漸次成熟。
2.斑葉地錦本種與地錦草極相似,主要區(qū)別在于:葉片中央有一紫斑,背面有柔毛;蒴果表面密生白色細(xì)柔毛;種子卵形,有角棱。花果期與地錦草同。
為各地常見雜草之一,生于平原荒地、路邊、田間;分布幾遍全國。戟科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個(gè)大科。草本、灌木或喬木,體內(nèi)常有乳白色液汁。葉通?;ド?,單葉,稀復(fù)葉,有托葉,基部或葉柄上有時(shí)有腺體?;▎涡裕菩弁昊虍愔?,聚生成各種花序,通常為聚傘花序或特殊的杯狀聚傘花序(大戟花序);有些屬的種類有花萼而無花瓣,也有的花萼和花瓣均無;萼片離生或合生,覆瓦狀或鑷合狀排列;有花盤或退化為腺體;雄花:雄蕊與花被片同數(shù),或2倍,或極多或很少或1(在大戟屬整朵花僅含1裸露雄蕊);花絲離生或聯(lián)合 地錦草的花朵
成柱狀,花藥2~4室,退化子房有或無;雌花:退化雄蕊有或無;子房上位,通常3室,稀1至多室,每室有胚珠1~2顆,生于中軸胎座上,花柱與子房室同數(shù)。果多數(shù)為蒴果,成熟時(shí)分裂成3瓣,有時(shí)不開裂而成漿果狀或核果狀。
該科包括寬子葉類和窄子葉類2類,葉下珠亞科、大戟亞科、Porantheroideae和Ricinocarpoideae4亞科,10族,共約300屬5000多種,遍布全世界,主要產(chǎn)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中國約72屬450多種,遍布中國各省區(qū),主要產(chǎn)于西南至臺灣。
該科以盛產(chǎn)橡膠、油料、藥材、鞣料、淀粉、木材等重要經(jīng)濟(jì)植物著稱。橡膠樹屬是主要產(chǎn)橡膠的植物。油桐屬產(chǎn)最好的干性油。烏桕產(chǎn)蠟和油。蓖麻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巴豆為瀉藥,又可作殺蟲劑,也產(chǎn)單寧。木薯是熱帶重要的食用植物之一,有肥厚的塊狀根,極富淀粉,是工業(yè)上用粉主要原料之一。余甘子的果可食,維生素C含量高。
該科多數(shù)種類有毒,南非產(chǎn)的好望角毒漆是已知有毒植物中最毒的一種。變?nèi)~木屬、葉下珠屬、麻風(fēng)樹屬及大戟屬等廣泛栽培作觀賞植物。
栽培技術(shù)/《地錦草》
生物學(xué)特性
地錦草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蔽,較耐濕。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上或壤上栽培為宜??膳c玉米間作。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秋季9-10月待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曬干,貯藏備用。春播3-4月,種子與草木灰拌勻,條播,按行距15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薄覆細(xì)土,稍加鎮(zhèn)壓。
田間管理
出苗后,要及時(shí)拔除雜草。施肥以人糞為主。待玉米收獲后要加強(qiáng)田間管理,促使植株旺盛生長。
采收和儲藏
10月采收全株,洗凈,曬干或鮮用。1形態(tài),附于地表上生長,多為綠葉紅莖,也有其他形色的。運(yùn)用讓它的功能有用武之處,就能夠看到它的某方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