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羊紅膻,許多人的腦海中應該能回想起它的樣子,但是如果說到缺刻葉茴芹,您可能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吧,其實缺刻葉茴芹就是羊紅膻,羊紅膻是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長圓錐形,長5-15厘米,徑0.3-1厘米,莖直立,有細條紋,密被短柔毛,基部有殘留的葉鞘纖維束,上部有少數(shù)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柄,長5-20厘米,被短柔毛;葉片輪廓卵狀長圓形,長4-17厘米,寬2-6厘米,1回羽狀分裂,小羽片3-5對,有短柄至近無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4厘米,寬0.5-2厘米,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有缺刻狀齒或近于羽狀條裂,表面有稀疏的柔毛,背面和葉軸上密被柔毛,那么羊紅膻的別名又叫什么呢?
別名又叫缺刻葉茴芹的羊紅膻的莖中部葉較基生葉小,葉柄稍短,葉片與基生葉相似,或為2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線形;莖上部,葉較小,無柄,葉鞘長卵形或卵形,邊緣膜質;葉片羽狀分裂,羽片2-3對,或3裂,裂片線形。無總苞片和小總苞片;傘輻10-20,長2-3(-4)厘米,纖細,不等長;小傘形花序有花10-25;無萼齒;花瓣卵形或倒卵形,白色,基部楔形,頂端凹陷,有內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圓錐形,花柱長約為花柱基的2倍或更長。果實長卵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果棱線形,無毛;每棱槽內油管3,合生面油管4-6;胚乳腹面平直?;ü?-9月。
羊紅膻生于海拔600-1700m的河邊、林下、草坡和灌叢中。分布于華北地區(qū)、中原、內蒙古及東北各地。對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作用:根及全草可抗凝血,全草能降壓、擴張冠脈、降血脂??梢哉{節(jié)和改善供血,有抗缺氧的作用,還能促進生長發(fā)育。
多數(shù)克山病患者服用羊紅膻后,一般3-5天頭昏、氣短、心悸等癥狀明顯減輕,5-10天上述癥狀消失,食欲增加,精神好轉,面色由灰暗變紅潤,脈搏有力,心音由弱變強。個別病例服藥后口干、口角起皰疹,未經治療而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