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的獨(dú)有的一種藥物,京大戟在中藥中很常見,但是有很多人都不了解京大戟長什么樣子,也不了解京大戟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對于它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更是無從可知,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從下面的介紹中尋找答案吧。
京大戟的簡介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全株含乳汁。莖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3~8cm,寬5~13mm,全緣。傘形聚傘花序頂生,通常有5傘梗,腋生者多只有工梗,傘梗頂生1杯狀聚傘花序,其基部輪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苞片5,杯狀聚傘花序總苞壇形,頂端4裂,腺體橢圓形;雄花多數(shù),雄蕊1;雌花1,子房球形,3室,花柱3,頂端 2淺裂。蒴果三棱狀球形,表面有疣狀突起。花期4~5月,果期6~7月。
【采集】:秋、冬二季采挖,洗凈,曬干。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的干燥根。
【別名】:大戟、龍虎草、天平一枝香、膨脹草、將軍草、震天雷
【性味】:苦,寒;有毒。
京大戟的功效與作用
瀉水逐飲。用于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
京大戟的用法用量
1.5~3g。
京大戟的禁忌注意
孕婦禁用;不宜與甘草同用。
京大戟的選方
1、治水腫:棗一斗,鍋內(nèi)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蓋之遍,盆合之,煮熟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無時。(《活法機(jī)要》)
2、治通身腫滿喘息,小便澀:大戟(去皮,細(xì)切,微妙)二兩,干姜(炮)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用生姜湯調(diào)下,良久,糯米飲投之,以大小便利為度。(《圣濟(jì)總錄》大戟散)
3、治水氣腫脹:大戟一兩、廣木香半兩。為末,五更酒服一錢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補(bǔ)之。忌咸物。(《綱目》)
4、治太陽中風(fēng),下利嘔逆,表解里未和:其人漐漐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粳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qiáng)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傷寒論》十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