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由于地大物博,而且人口眾多,不僅造成中國豐富的物種,連同一物種也挖掘出了不同的作用,現(xiàn)在我們就小小探討下草果怎么用,總所周知,草果果實呈橢圓形,長2至4.5厘米,直徑1至2.5厘米,表面棕色或紅棕色,具明顯的縱溝及棱線,先端有圓形柱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果皮堅韌,內(nèi)分3室,每室含種子7至24粒,多集結成團,黃棕色或紅棕色,氣芳香,味辛、辣,以飽滿、色紅棕、氣味濃者為佳。
1、烹調:草果具有特殊濃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氣,增進食欲,是烹調中的佳品,被人們譽為食品調味中的“五香之一”。草果用來烹調菜肴,可去腥除膻,增進菜肴味道,烹制魚類和肉類時,有了草果其味更佳。燉煮牛羊肉時,放點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驅避羊膻味。調制精鹵水和烹制肉類、菜肴增香,如草果牛肉;又如云南特產(chǎn)封雞中亦采用草果增香。宜忌:氣虛或血虧、無寒濕實邪者,應忌食草果。
2、草果食療: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主產(chǎn)于云南、廣西、貴州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或低溫干燥。微炒、搗碎用。性味辛溫。能燥濕散寒。溫燥之性勝于草豆蔻。用于脾胃寒虛,腹脹痛,嘔吐或腹瀉。常與草豆蔻同用??梢杂脕碇谱鼷u水用。
草果的香辛成粉主要為揮發(fā)油中的反-S-。除此之外還含有香葉醇(Geraniol)和草果酮。草果補充信息: 草果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草果仁、草果仁、姜草果仁、草果仁,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陰涼干燥處。草果食療作用:草果味辛,性溫;歸脾、胃經(jīng);芳烈燥散,具有燥濕溫中,辟穢截的功效。主治胸膈滿,冷痛,惡心嘔吐,泄瀉下痢,食積不消,霍亂,瘟疫,還能解酒毒,去口臭。
3、草果藥用:性味:味辛,性溫,無毒。歸經(jīng):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功能:燥濕除寒,祛痰截,健脾開胃,利水消腫。主治:瘧疾,痰飲滿,冷痛,反胃,嘔吐,瀉痢,食積。適用范圍:虛熱、咳嗽、水腫、小便不利、小兒熱驚、頭生瘡腫等癥,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4~7.5克;或入丸、散。用藥宜忌:身虛畏寒者慎用。氣虛或血虧,無寒濕實邪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