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翻看一些中草藥的書刊,我們也許會大致了解到中藥的名字或者它們的功效,但對于中草藥的制作卻不怎么了解,對于灸黃芪我們也可以從書上大致了解到它的功效,但對于灸黃芪的制作就不是特別清楚,炙黃芪,本品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片,直徑0.8~3.5cm,厚0.1~0.4cm,炙黃芪有很好的益氣補(bǔ)中的作用,同時炙黃芪也用于在氣虛乏力的作用,那么炙黃芪的制作是怎樣呢?
炙黃芪,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片,外表皮淺棕黃或棕褐色,略有光澤,可見縱皺紋或縱溝。我們都知道,炙黃芪其實(shí)就是黃芪的炮制加工品,其味道跟黃芪的相差不大,因此有的人也會用炙黃芪來代替黃芪。炙黃芪重在補(bǔ)氣升陽,在黃芪的諸炮制品中應(yīng)用最多,由于飲片的臨床 需求量大,炮制研究也就尤受重視。如傳統(tǒng)方法的改進(jìn)、炮制溫度、炮制時間、輔料用量、成品質(zhì)量分析等研究報道較多。
傳統(tǒng)黃芪炮制以蜜炙為主,是將生黃芪切片,加蜂蜜炒制而成,炮制較為粗糙,勞動強(qiáng)度大。炙黃芪的制作方法有4步:將蜂蜜置鍋內(nèi),加熱至徐徐沸騰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等到起龜眼泡,用手試試粘性,當(dāng)它比原本更粘一些,顏色稍微加深了即可。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淋人黃芪片中,拌勻,悶潤4—6小時(令蜂蜜吸盡)。將黃芪片置炒鍋中,用文火炒制,炒制時翻動要勤,炒至:①顏色深黃均勻,略帶焦斑,有光澤;②飲片不粘手,炒動時手感由重滯轉(zhuǎn)為輕松;③飲片起鍋晾涼后,用手翻動有輕微沙沙聲。結(jié)塊疏松,輕輕搓動即散,飲片之間無粘連。取出,放涼。炙黃芪的儲存注意放在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防潮,防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