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與慢性代謝性疾病已逐漸成為健康的重要一體,而選擇合適和優(yōu)質(zhì)的保健品也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熱門話題。
石斛始載于古代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味甘,平。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弱,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其后的本草著作大多沿用該書記載。1000多年前的《道藏》將鐵皮石斛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鐵皮石斛具有增強免疫力、抑制癌癥等作用,對咽喉疾病、腸胃疾病、白內(nèi)障、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均具有顯著療效,因而2010年版《中國藥典》特將鐵皮石斛從藥材石斛中劃出,單獨收載。
石斛為蘭科石斛屬植物的總稱,全球有1000余種,我國共有74種2變種。
石斛與鐵皮石斛的區(qū)別首先是原植物不同,2010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石斛為蘭科植物金釵石斛D.nobile、鼓槌石斛D.chrysotoxum和流蘇石斛D.fimbriatum的栽培品及其同屬植物近似種的新鮮或干燥莖;鐵皮石斛為蘭科植物鐵皮石斛D.officinale的新鮮或干燥莖。
其次,兩者的藥效價值不同,鐵皮石斛是石斛類植物中藥用價值最高的一種,在民間被稱為“救命仙草”,國際藥用植物界稱其為“藥界大熊貓”。
兩者的市場價格存在巨大差別,鐵皮石斛是其他石斛的5~100倍。用石斛冒充鐵皮石斛是違法的。
鐵皮楓斗是由鐵皮石斛新鮮的莖加工而成,邊加熱邊扭成螺旋形或彈簧狀,烘干。鐵皮楓斗一般為2~5個旋環(huán),長1.0~1.4cm,直徑0.7~1.0cm;莖直徑0.2~0.4cm。表面暗黃綠色或金黃綠色,有細縱皺紋,節(jié)明顯,節(jié)上可見殘留的膜質(zhì)葉鞘或葉鞘纖維。常見一端為根頭殘留須根,稱為“龍頭”,另一端為莖尖,較細,稱作“鳳尾”。鐵皮楓斗習稱耳環(huán)石斛。鐵皮石斛新鮮的莖切成段,干燥或低溫烘干,習稱鐵皮石斛。
鐵皮楓斗是由鐵皮石斛加工而成,楓斗由其他石斛加工而成,兩者的區(qū)別就是石斛與鐵皮石斛的區(qū)別,用楓斗冒充鐵皮楓斗同樣是違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