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大夫開藥方時常寫“二冬”兩字。“二冬”就是天門冬、麥門冬的簡稱。 因為這兩種藥的藥效相似,而且經(jīng)常放在一起使用,所以被簡寫成“二冬”。
天門冬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狀草本植物天門冬的塊根。主產(chǎn)于貴州、廣西、浙江、云南等地。天門冬入藥首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古代醫(yī)家對它推崇有加,認(rèn)為可強身健體,益壽延年;還將很多生動案例記載于醫(yī)書中。比如,李時珍引晉代葛洪《抱樸子》說,將天門冬做成糕餅狀,服用百日后,可使人倍加強壯,其補益作用快于白術(shù)和黃精。若服200天,可強筋髓,使人青春長駐。
天門冬味甘苦,性寒??汕宸螡櫾?,治療溫燥身熱、微惡風(fēng)的燥熱咳嗽證,常與桑葉、豆豉、沙參等同用;也可與麥冬合用以增強療效,或加貝母、阿膠、側(cè)柏葉等。天門冬單用或加麥門冬還可用于熱病后期熱退陰傷、咽燥口渴、舌紅少苔等熱病傷陰證。若氣陰兩傷,又當(dāng)與人參、干地黃為伍?,F(xiàn)代藥理證明,天門冬對炭疽桿菌、肺炎雙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力。
麥門冬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麥門冬的塊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或栽培。
李時珍對麥門冬的名稱是這樣解釋的:麥須一般稱作麥門,而麥門冬似麥又有須,葉子似彗,冬天不凋零,故稱為“麥門冬”。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因其常栽于門前階邊,為護階之草,故有“門”名;又因其葉似麥葉,冬季不凋,故有“麥冬”之稱。宋代范成大有詩曰:“門冬如佳隸,長年護階保;生兒乃不凡,磊落玻璃珠?!?/p>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寒,有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常用于外感燥邪,肺陰被傷而干咳無痰或痰少且黏,甚則痰中帶血的燥邪傷肺證,多與桑葉、生石膏、枇杷葉、阿膠等相配或與天門冬、知母、貝母相伍治肺癆咳嗽等證。
麥門冬滋陰養(yǎng)胃生津,微寒兼清熱,滋膩性小,為治胃陰虧虛之佳品。常與沙參、干地黃、玉竹、冰糖等同用,治胃陰虛所致的舌干口渴少津等證,還可用于消渴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