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起石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1-1.5錢。
陽起石用藥禁忌:
1、陰虛火旺者忌服。
2、桑螵蛸為之使。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皮。畏菟絲。《本草經(jīng)集注》
陽起石丸1
功效:主治男子不育,精清精冷。(不孕)
組成:陽起石(火煅紅,研極細(xì)) 鹿茸(酒蒸,焙) 韭子(炒) 菟絲子(水淘凈,酒浸蒸焙,別研細(xì)末) 天雄(炮,去皮) 肉蓯蓉(酒浸)各30克 覆盆子(酒浸) 石斛(去根) 桑寄生 沉香(別研) 原蠶蛾(酒炙) 五味子各15克。
用法:上藥為細(xì)末,酒煮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時用鹽湯或鹽酒送下。
來源:《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
陽起石丸2
功效:主治元氣虛寒,精滑不禁,大腑溏泄,手足厥冷。
組成:陽起石(煅)、鐘乳粉各等分。
制法:酒煮附子末、面糊為丸。
用法:每服50丸,空心米飲送下。以愈為度。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
陽起石丸3
功效:主治男子陰陽衰微,陽痿早泄,遺精滑精,胸中短氣,盜汗自汗;及陰部冷痛瘙癢,或生瘡出黃膿水。
組成:遠(yuǎn)志(洗,取肉)15克 陽起石(煅) 沉香(不見火) 北五味 嫩鹿茸 酸棗仁(去皮) 桑螵蛸(微炒) 白龍骨 白茯苓 鐘乳粉各30克 天雄30克(姜汁制,去臍) 菟絲子60克
用法:上藥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炒茴香、白茯苓煎湯吞下。
來源:《普濟(jì)方》卷二二四引《詵詵方》。
陽起石丸4
功效:主治腎勞虛損,腰腳酸疼,少腹急痛,小便滑數(shù),面色黧黑。
組成:陽起石(飛過)1兩,遠(yuǎn)志(去心)2兩,山芋2兩,巴戟天(去心)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龍骨(研)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4 兩,蛇床子3兩,牛膝(酒浸,切,焙)2兩,杜仲(去粗皮,炙)2兩,赤石脂2兩,牡蠣(爆)2兩,石斛(去根)2兩半,黃耆(銼)2兩半,續(xù)斷2兩半,五味子2兩半,菟絲子(酒浸,別搗)2兩半,地骨皮2兩半,五加皮(銼)2兩半,萆薢2兩半,卷柏2兩半。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溫酒送下。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六。
陽起石粥
功效:溫腎壯陽,適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腎虛陽萎,遺精,女子宮冷不孕,腰膝冷痛等。
材料:陽起石1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陽起石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
陽起石羊腎粥
功效:羊腎補氣,益腎;陽起石有溫補命門的功效。與粳米等合用,具有益肝壯陽的功效。
材料:大米100克,羊腎1個,陽起石30克、蔥花,姜末,精鹽各適量。
做法:
1、將羊腎洗凈,剖開,去除筋膜及腰燥,切成小丁;陽起石放入鍋中,加入煎煮取汁;大米淘洗干凈備用。
2、坐鍋點火,加入適量清水,先下入大米,藥汁,旺火燒沸后轉(zhuǎn)小火煮至粥將成,再加入精鹽,蔥花,姜末調(diào)好口味,即可出鍋食用。
禁忌:陰虛內(nèi)熱者,不宜服用。
陽起石牛腎粥
功效:益肝壯陽
材料:牛腎1個,陽起石30克。
做法:
1、將牛腎去筋膜細(xì)切;布裹陽起石入水煎,去渣取汁。
2、粳米、牛腎同入藥汁中,兌水煮粥,粥將熟時入蔥白、生姜、食鹽,再煮1沸即可。
3、每日或隔日1料,5——7料為1療程,間斷再服。
禁忌:陰虛內(nèi)熱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