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是一種偏方大家都知道,那么青葙子具體該怎么做呢?下面就詳細(xì)的介紹下,讓我們對青葙子也更多了解一些。
青葙子的簡介
【別名】:草決明、野雞冠花子、狗尾巴子、牛尾巴花子
【藥材類別】:果實/種子類
【性味】:苦,涼。
①《藥性論》:味苦,平,無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③《品匯精要》:味苦,性微寒,無毒。
【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
①《滇南本草》:入肝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肝二經(jīng)。
【入藥部分】:為莧科植物青葙的種子。
【產(chǎn)地和分布】:生于坡地、路邊、平原較干燥的向陽處。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野生或栽培。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無毛。莖直立,通常上部分枝,綠色或紅紫色,具條紋。單葉互生;葉柄長2-15mm,或無柄;葉片紙質(zh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外形,長5-9cm,寬1-3cm,先端尖或長尖,基部漸狹且稍下延,全緣?;ㄖ趺?,初為淡紅色,后變?yōu)殂y白色,穗狀花序單生于莖項或分枝頂,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3-10cm,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子膜質(zhì),白色光亮;花被片5,白色或粉紅色,披針形;雄蕊5,下部合生成杯狀,花藥紫色。胞果卵狀橢圓形,蓋裂,上部作帽狀脫落,頂端有宿存花柱,包在宿存花被片內(nèi)。種子扁圓形,黑色,光亮。花期5-8月.果期6-10月。
青葙子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5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搗汁灌鼻。
青葙子的功效與作用
祛民熱;清肝火;明目退翳。主目赤腫痛;眼生翳膜;視物昏花;高血壓病;鼻衄;皮膚風(fēng)熱瘙癢;瘡癬。用于肝熱目赤,眼生翳膜,視物昏花,肝火眩暈。
①《本經(jīng)》:療唇口青。
②《滇南本草》:明目。治淚澀難開,白翳遮睛。
③《日華子本草》:治五臟邪氣,益腦髓,明耳目,鎮(zhèn)肝,堅筋骨,去風(fēng)寒濕痹。
④《藥性論》:治肝臟熱毒沖眼,赤障、青盲、翳腫。主惡瘡疥瘙,治下部蟲露瘡。
⑤《本草原始》:除心經(jīng)火邪。
⑥《會約醫(yī)鏡》:去風(fēng)熱。
青葙子的附方
①治風(fēng)熱淚眼:青葙子五錢,雞肝燉服。(《泉州本草》)
②治夜盲,目翳:青葙子五錢,烏棗一兩。開水沖燉,飯前服。(《閩東本草》)
③治鼻衄出血不止:青葙子汁灌鼻中。(《廣利方》)
④治頭風(fēng)痛:青葙子五錢至一兩。煎水服。(《福建中草藥》)
擴展閱讀:青葙子的注意事項
《本草備要》:瞳子散大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