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巴拉努努、吉布孜、麥朵昌巴、哈努巴拉、札江溫保、哈吾巴拉、達(dá)干木、達(dá)折合巴、野秦艽、大巴、打布巴
功效作用: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損傷,骨折,腰部扭傷。
英文名:Common Lamiophlomis, Root of Common Lamiophlomis
始載于《四川中藥志》
毒性:小毒
歸經(jīng):
藥性:寒
藥味:苦
拼音:Duyiwei
英名: Lamiophlomis rotata
科屬:唇形科獨(dú)一味屬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葉呈蓮座狀,無莖。輪傘花序密集排列成頭狀或穗狀花序;花冠淡紫色、紫紅色或粉紅褐色?;ㄆ?-8月。 耐寒、耐干旱瘠薄。產(chǎn)西藏大部,常生于海拔3900-5100m的高山碎石灘、河灘地或石質(zhì)草甸。分布于青海、甘肅、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
基原:本品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獨(dú)一味 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 的根及根狀莖或全草。
采制貯藏:9~10月采收,拔取全株,抖去泥沙,曬至五成干時(shí),截去地上部分及須根,再曬至足干即成。置通風(fēng)干燥處。
性味歸經(jīng):苦,微寒。有小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小毒。
①《四川中藥志》:"苦,微寒,有小毒。"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苦,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損傷,骨折,腰部扭傷。
內(nèi)服:浸酒或入散劑, 1~2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