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山里紅C.pinnatifida Bag.var.major N.E Br及野山楂 C.cuneata Sieb et Zucc的成熟果實(shí)。前二種稱北山楂、后者稱南山楂。
[產(chǎn)地] 北山楂產(chǎn)于山東、河南、遼寧等地;南山楂產(chǎn)于江蘇、浙江、湖北、云南等地。
[采收] 秋季采摘其成熟果實(shí)。北山植鮮時(shí)切成0.3-0.4cm厚片,曬干;南山楂采后煮20-30分鐘,撈起軋成餅狀或整粒曬干。
[藥材形性) 北山植 呈球形或梨形,直徑1.5--2cm,表面深紅色,有光澤,滿布灰白細(xì)斑點(diǎn),頂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殘痕。切片者,常為0.3-0.4cm厚的頂頭片,多卷縮不平,果肉深黃色至淺棕色,切面可見5-6粒淡黃色種子,皮肉緊包著種子,皮肉厚而核小,氣清香,味酸微甜。以個(gè)大、片形勻,皮紅棕色,肉質(zhì)厚者為佳。
南山楂 外形同北山楂,呈扁四形或圓粒狀,直徑0.8-1.4cm,表面灰紅色,有細(xì)紋及灰白色小斑點(diǎn),頂端有凹窩,其邊緣略突出,質(zhì)比北山楂硬,皮肉薄而核大。氣微,味酸而澀。
[炮制] 生山楂 篩去灰屑,揀去雜質(zhì),功偏消食積,化瘀滯,降血脂。
炒山查 凈山楂片或山楂餅,置鍋內(nèi)文火炒至深黃色,見有焦斑時(shí)取出涼透。若用武火炒至面呈焦褐色,內(nèi)為黃褐色者,稱焦山楂,焦楂肉。使消食導(dǎo)滯作用增強(qiáng),焦者更有收斂止瀉之效,多用于脾胃飲食積滯,兼腹瀉者。
炙山楂 凈山楂與煉蜜或糖水拌炒,使山楂酸得甘使,使化瘀而不傷新血,導(dǎo)滯而不傷正氣。
山楂炭 凈山楂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晾后入藥,炒炭入血,有化瘀止血之功,止血而不留瘀。常用于產(chǎn)后腹痛,惡露不盡或赤痢腹痛。
[成分] 含山楂酸、酒石酸、枸櫞酸、齊墩果酸、維生素c、黃酮類,槲皮素、綠原酸、解脂酶及糖類。
[性味、歸經(jīng)] 酸甘微溫,入脾、胃、肝經(jīng)。
[功用] 消食化積、破氣化瘀。用于肉食積滯,脘腹痞滿,飲食不化,噯噫吞酸,血瘀癜瘕,產(chǎn)后腹痛、惡露不凈,泄瀉痢疾,小兒乳食積滯等癥。
[處方名] 山楂 焦山楂 山楂炭
[用法、用量] 煎服6—12克。
[保貯] 放木箱或其它容器內(nèi),蓋好、防塵。
[注意] 炒炭后要灑水?dāng)倹隼渫?、曬干收藏,以防火星?fù)燃。
[常見偽品]
1.移銥果 為薔薇科植物移銥Docynia delavayi(Franch)Schneid的果實(shí)。分布于云南等地。果實(shí)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3cm,直徑1—2cm,果柄較長,表面棕黃色或棕紅色,有細(xì)皺紋,果實(shí)橫切厚片(混充山楂),中央分為五室的硬隔,每室有種子4個(gè)至多個(gè),種子較扁小而窄,一般多已脫落,質(zhì)硬。氣微,味酸而澀。
2.尖嘴海棠 為薔薇科植物尖嘴海棠Malus melliana(Hand. —Mazz.)Rchd.的果實(shí)。分布于廣東、廣西等地。果實(shí)形近似北山楂,但一端突出,宿萼脫落,外表面無灰白色小斑點(diǎn);橫切面果肉粗糙顯顆粒性,中央 5室,每室有一圈硬殼包圍,內(nèi)有肉質(zhì)種子2粒,種子質(zhì)不堅(jiān)硬,可切斷;味微酸而稍甜。
3.冬豆梨 為薔薇科植物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的果實(shí)。分布于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吳類球形,大小近似南山楂但外表有棕色斑點(diǎn),較光滑,少有皺紋,頂端殘留花萼不明顯,沒有凹窩,常帶較長的果柄。
4.滇池海棠 為薔薇科植物滇池海棠Malus yunnanensisSchenid的果實(shí)的加工品。在四川、云南、甘肅等少數(shù)地區(qū)混作山楂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