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炮制】漢代有“熬黃黑色”(《玉函》)的方法。晉代有“熬令紫色,搗如泥”(《肘后》)的記載。南北朝劉宋時代有與糯米同焙去米(《雷公》)的方法。唐代有熬法(《外臺》)和炒法(《顱囟》)。宋代有隔紙炒(《圣惠方》)、清炒(《證類》)等法。炮制程度又有炒香熟、炒黃、微炒等區(qū)別。明代炮制方法較多,除炒法外,還有糯米炒、酒炒、漿水制、黑棗制、制霜(《普濟(jì)方》),炙制(《醫(yī)學(xué)》),蒸制(《入門》)等炮制方法。清代除沿用糯米炒、焙制、酒炒、蒸制等方法外,并增加了醋炒法(《串雅外》)。
【現(xiàn)代炮制】
1.葶藶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2.炒葶藶子:取凈葶藶子,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聲,并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晾涼。
【飲片性狀】北葶藶子呈卵形,長1~1. 5mm。表面棕色或紅棕色,微有光澤,具縱溝2條,其中1條較明顯;一端鈍圓,另端尖而微凹,類白色,種臍位于凹入端;無臭,味微辛辣,黏性較強(qiáng)。南葶藶子呈長圓形略扁,長約1mm,寬約0.5mm; -端鈍圓,另一端微凹或較平截;味微辛、苦,略帶黏性。炒葶藶子呈棕褐色,具香氣,無黏性。
【質(zhì)量要求】葶藶子水分不得過9.0%,總灰分不得過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3.0%,膨脹度南葶藶子不得低于3,北葶藶子不得低于12,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龍膽雙糖苷不得少于0.075%。炒葶藶子水分不得過5.0%,南葶藶子含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龍膽雙糖苷不得少于0.080%。
【炮制目的】葶藶子味苦、辛,性大寒。歸肺經(jīng)、膀胱經(jīng)。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能。
生品力速而較猛,降瀉肺氣的作用較強(qiáng),長于利水消腫,常用于胸水、水腫之證。炒后藥性緩和,可用于實中夾虛的患者,常用于痰飲喘咳,肺癰,腹水脹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