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的吃法
檳榔五月成熟,剝?nèi)テぃ笃淙舛鴷窀?。嶺南人將檳榔當(dāng)果食,說是南方地濕,不吃它沒有法祛癉癘。生食檳榔味道苦澀,但與扶留藤和蚶子灰一同咀嚼,則柔滑甘美。
檳榔除了做禮品外,最大的用途是藥用。檳榔具有健胃瀉氣攻積,治痢固齒,驅(qū)蟲行水等功能,對驅(qū)除人體的條蟲、蛔蟲、姜片蟲及家畜的胃腸寄生蟲都有特效。
萬寧人吃檳榔是很講究的,首先是把檳榔切成片,然后粘上佐料(用貝殼粉調(diào)制成膏狀物)卷上老葉,再放進(jìn)口里細(xì)咀慢嚼。初時(shí)味澀,并有綠水,待吐完綠水又生丹津,吃后臉紅耳赤,頭暈?zāi)垦H缱砭埔话?,正如蘇東坡即興寫的“兩頰紅潮曾嫵嵋,誰知儂是醉檳榔”的詩句。如今萬寧人吃檳榔,種檳榔方興未艾, 吃檳榔的習(xí)俗代代相傳。
檳榔露酒
檳榔、桂皮各20克,青皮、玫瑰花各10克,砂仁5克,黃酒1500毫升,冰糖適量。將前5味制成粗末,裝入布袋,置于陶瓷容器中,加入黃酒,文火煮30分鐘,再加入冰糖,取出藥袋,露酒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飲2次。此酒具有疏肝解郁功效,主治氣郁型黃褐斑。孕婦忌用。
檳榔白術(shù)豬肚粥
檳榔、白術(shù)各10克,豬肚1只,粳米100克,生姜適量。先將豬肚洗凈,切成小塊;再將白術(shù)、檳榔、生姜裝入紗布袋內(nèi),與豬肚一同放人砂鍋內(nèi),煮至豬肚熟爛后,棄藥袋,撈出豬肚,留藥汁;加入粳米,煮至粥熟,加佐料調(diào)味即可食用。此粥補(bǔ)益中氣、消積和胃、健脾散滯,用于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也可用于脾胃虛弱、氣滯食積所致的腹脹納呆,排便不爽,肢體困倦等。每日1劑,分次食用。
馬齒莧檳榔粥的制作
主料:馬齒莧250克,檳榔25克,粳米125克
調(diào)料:白砂糖10克
教您馬齒莧檳榔粥怎么做,如何做馬齒莧檳榔粥才好吃:
1. 先將新鮮馬齒莧除根,去老黃葉,用清水洗凈,用刀切碎備用。
2. 把粳米淘洗凈,與檳榔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入適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之上煮,煮沸之后,改用文火煮至米開花時(shí),倒入馬齒莧,再煮幾沸,即可供食用。
3. 在食之前,加入白糖調(diào)味。
小帖士-健康提示:
此粥具有清熱,益胃,止痢的功效。
小帖士——食物相克:
馬齒莧:馬齒莧禁與鱉甲同用。
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fā)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P>
檳榔食療作用
檳榔味苦、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質(zhì)重沉降。
具有驅(qū)蟲、消積、下氣、行水、消腫、截瘧的功效
主治蟲積疳疾、食滯不消、脘腹脹痛、瀉痢后重、大便秘結(jié)、疝氣、腳氣、水腫、瘧疾。
檳榔做法指導(dǎo):
1. 小兒蟲積腹痛者,可與鶴虱、苦楝根等同用。
2. 蟲積腹痛,消化不良者,可與神曲、麥芽、使君子等配伍。
3. 情志失調(diào),氣逆喘急,胸膈滿悶,不思飲食者,可與沉香、烏藥、人參磨汁服。
4. 水濕壅盛,癥見遍身水腫,呼吸喘急,二便不利者,可與羌活、澤瀉、商陸等配伍。
5. 寒濕痰飲而致瘧疾常發(fā)者,每與常山、草果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