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這種情況一般是在女性身上比較常見,尤其是一些減肥的女性,她們對于自己的飲食控制非常的嚴格,甚至還有不吃飯的朋友,殊不知這是在傷害自己的身體,很有可能會導致貧血的情況出現(xiàn),而中藥材枳椇子的果實就有非常不錯的補血效果,那么枳椇子產(chǎn)地是在哪里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枳椇子產(chǎn)地
枳椇子別名:木蜜或雞距子,屬鼠李科植物。韓國半島,中國南北各省均有。果實味甜,果柄作藥用。性味 甘、平,無毒。果實柄含多量葡萄糖及蘋果酸鈣。功用除煩渴,解酒毒,利小便。
枳椇子是落葉喬木,高達10米多,嫩枝、幼葉背面、葉柄和花序軸初有短柔毛,后脫落。葉互生,廣卵形,長8~15cm,寬6~10cm,先端漸尖或長尖,基部圓滿呈心形,常不對稱,邊緣有粗鋸齒,表面無毛;葉柄紅褐色,背面沿葉脈或脈間有柔毛。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花雜性,同株;萼征5;花瓣5,黃綠色,直徑約4.5毫米;花瓣扁圓形,兩側(cè)卷起,包裹雄蕊;花柱常裂至中部或深裂。雄花有雄蕊5,有退化子房;兩性花有雄蕊5,子房埋沒于花盤中,3室,柱頭3裂。果實圓形或廣橢圓形,生于肉質(zhì)扭曲的花序軸上?;ㄆ?~6月,果期8-10月。
枳具子可治療多種疾病枳具子具有醫(yī)用價值,可治療多種疾病。其果梗、果實、種子、葉及根等均可入藥,中藥稱其果實為枳棋子。其藥用最早見于《唐本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它“味甘、性平、無毒,有止渴除煩,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功同蜂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果品。”。其枝、葉,止嘔逆,解酒毒,辟蟲毒"。拐棗果梗釀制的"拐棗白酒",性熱,有活血、散瘀、去濕、平喘等功效。民間常用拐棗酒泡藥或直接用于醫(yī)治風濕麻木和跌打損傷等癥。特別是對地下、井下、水下、潮濕環(huán)境下從事工作和勞動的人,更具有保健作用。在中醫(yī)上,其種子、木質(zhì)入藥,有清熱、利尿、解酒毒之功效。古書中對其解酒毒,有很多趣聞記載。陸璣《疏義》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誤落一片入酒甕中,酒化為水也”。其木汁入藥,可治狐臭。枳椇子 ,又名木蜜或雞距子,屬鼠李科植物,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帶有肉質(zhì)果柄的果實或種子。果柄作藥用,含多量葡萄糖及蘋果酸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