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食材之一,一般我們見到的海帶都是干燥的,進過泡發(fā)之后,就變成了我們吃的海帶;海帶的吃法有很多,比如熬湯放上海帶的話,就提升了湯的味道,讓人感覺非常的鮮美,有一種和海帶非常相似的海生植物,名字叫做昆布,那么究竟怎么區(qū)分昆布和海帶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昆布是什么
昆布一味中草藥,屬于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葉狀體。
昆布夏、秋二季采撈,曬干。
昆布氣腥,味咸。
歸肝、胃、腎經(jīng)。
有軟堅散結(jié),消痰,利水之功能。
用于痰飲水腫。軟堅散結(jié),消痰,利水。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
地理分布
昆布多分布于遼東、山東、浙江、福建。
形態(tài)特征
昆布亦稱“黑菜”、“鵝掌菜”、“五掌菜”等。
昆布和海帶怎么區(qū)分
海帶與昆布在植物學上有嚴格區(qū)別:首先,海帶是更普遍的名稱。海帶在生物學上第次分為海帶目海帶科海帶屬。其中海帶目有四科:繩藻科,海帶科,翅藻科和巨藻科。我們?nèi)粘Uf的海帶,是指海帶科下的海帶屬。昆布是褐藻門-海帶目-翅藻科的一屬。因此,昆布與海帶不是“親兄弟”,而是“堂兄弟”,昆布藻體黃褐色,中國古代是沒有海帶的,日語中把海帶統(tǒng)稱為昆布,中國的一些植物學書籍和地區(qū)也說海帶的別名也叫昆布。所以,說海帶與昆布是一回事沒有大錯,因為二者均屬于海帶目。說不是一回事也對,因為二者在種屬一級不同。從下面的框圖可知,它倆有共同的“爺爺”——海帶目,“爸爸”則一個是海帶科,一個是翅藻科。因為植物分類學上名稱有些混亂,而且外形很接近,再加上海帶是由日本引進,而日語中昆布就是海帶,而且英語中kelp也既指海帶又指昆布,所以就造成了海帶與昆布經(jīng)常被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