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草和紫珠葉究竟是不是同一種東西,其實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而且很多人在此之前可能都沒聽說過它們,其實光看名字確實看不出它們之間是否就是同一種東西,因為說它們相同吧,一個是草一個是葉;說它們不同吧,又都叫紫珠,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好好的介紹一下紫珠草和紫珠葉一樣嗎?
為馬鞭草科紫珠屬植物大葉紫珠以根和葉入藥。夏、秋采葉,洗凈鮮用或曬干研末備用;全年都可采根,切片,曬干。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3米。小枝被灰白色粗糠狀毛及長茸毛。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夏、秋葉腋開紫色小花,多花集成多歧聚傘花序。果小,球形,徑約2毫米,熟時紫紅色。
功能與主治,散瘀止血,消腫止痛。葉: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療外傷出血。根:跌打腫痛,風濕骨痛。
紫珠草,又稱紫珠或止血草,紫珠味苦、澀、藥性平,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能。樹葉含有一種稱之為黃酮類縮合鞣質的止血成分,所以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用紫珠草提取物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可用于治療胃腸道出血、外科手術時切口出血及手術后出血。
紫珠葉,中藥名。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干燥葉。夏、秋二季枝葉茂盛時采摘,干燥。具有涼血收斂止血,散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熱毒瘡瘍,水火燙傷。
本品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4~19cm,寬2.5~9cm。先端漸尖或鈍圓,基部寬楔形或鈍圓,邊緣有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表面灰綠色或棕綠色,被星狀毛和短粗毛;下表面淡綠色或淡棕綠色,密被黃褐色星狀毛和金黃色腺點,主脈和側脈突出,小脈深入齒端。葉柄長0.5~1.5cm。氣微,味微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