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cè)?jīng)介紹了一種黃色的特別苦的中藥,稱作馬尾連可以說是黃連的孿生兄弟了,兩者之間有著共同的優(yōu)點(diǎn)那就是良藥苦口,但是同時(shí)也存在著很多的不同;今天我們就來主要看馬尾連,說起馬尾連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大概是因?yàn)榈貐^(qū)不同所以叫法也有差別,因此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別名;有人就問了,馬尾連的別名是否叫馬邊鞘呢?
馬尾連為毛茛科唐松草屬植物多葉唐松草及高原唐松草以根部入藥。春、秋季將根挖出,剪去地上莖葉,洗去泥土,曬干。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濕熱瀉痢,黃疸,熱病煩躁,肺熱咳嗽,癰瘡腫毒,目赤腫痛?,F(xiàn)在應(yīng)用于腸炎,傳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癰腫瘡癤,結(jié)膜炎。
別名馬尾黃連、金絲黃連、草黃連,生于海拔2500m左右的山坡草地。功效及作用:清熱燥濕,解毒。上端有多數(shù)蘆頭,每個(gè)蘆頭粗約4毫米,其上殘留莖苗痕跡,并常包有鱗葉薄片。根莖長形,外表棕褐色;腹面密生成束的須根,形如馬尾;須根長13~25cm,粗2~3毫米,外表紅棕色或金黃色,有光澤,具縱向細(xì)紋,老栓皮及皮層往往呈環(huán)節(jié)狀脫落,尚未剝落者,以手搓之即脫。體輕質(zhì)脆易斷。根莖斷面外圈棕褐色,內(nèi)有黃色的木質(zhì)心;須根斷面深黃色,外表為一薄層金黃色的外皮。氣微,味微苦。
多年生草本,高60-85cm。根狀莖短,有多數(shù)粗壯須根。莖直立,有分枝,上部被腺毛。葉互生葉柄長達(dá)4cm,基部有短鞘葉為三回羽狀復(fù)葉葉片長5-9。5cm小葉草質(zhì),寬倒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和寬約為0。7-1。6cm,上部具3-5齒,基部圓形或淺心形,上面密被小腺毛,下面沿脈密被短柔毛,網(wǎng)脈不明顯小葉柄長0。5-1cm葉軸上的毛長達(dá)0。2mm。圓錐狀花序,分枝上有少數(shù)花花兩性花梗細(xì),長0。3-2cm萼片4,花瓣?duì)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