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連是一種草本中藥,多分布于滇川藏地區(qū),有金絲馬尾連,昭通馬尾連等品種,根狀莖短,主要用于治療肺經燥熱等癥狀。
馬尾連的功效在于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目赤腫痛,感冒發(fā)熱,腸胃不適,痢疾,黃疸等各種疾病癥狀有著很好的療效。對于小兒傷風出水痘,祛風涼血,消炎止瀉,以及治療結膜炎,傳染性肝炎,痢疾等。馬尾連的花葉也能夠治療關節(jié)炎,對于小兒麻疹,蕁麻疹等癥狀有著很好的緩解作用。
馬尾連除了祛風散熱的主治功效之外,還能配合其他中藥材料來治療各類癥狀,比如治療濕熱嘔吐,口舌生瘡,腳蘚等各類癥狀能夠起到緩解和治療的效果。馬尾連花期6-8月,果期7-9月,莖直立,有分枝,上部被腺毛。葉互生,基部有短鞘;葉為三回羽狀復葉;小葉草質,寬倒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和寬約為0.7-1.6cm,上部具3-5齒,基部圓形或淺心形,上面密被小腺毛,下面沿脈密被短柔毛,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0.5-1cm;葉軸上的毛長達0.2mm。圓錐狀花序,分枝上有少數(shù)花;花兩性;花梗細,長0.3-2cm;萼片4,花瓣狀,橢圓形,黃白色,外面中部有少數(shù)毛,早落;花瓣無;雄蕊約23,無毛,長約5mm,花絲狹線形或公狀,花藥長圓形,先端有小尖頭;心皮4-5,無柄,柱頭有狹翅,呈狹三角形。瘦果紡錘形或狹卵形,密被短毛,兩側稍扁。
其實,馬尾連在治療的同時,雖然中草藥材藥性都比較溫和,但是還是需要注意到一些事項與癥狀,以避免引發(fā)嚴重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對于脾胃虛寒者來說,對于馬尾連的服用要慎重,避免加重脾胃負擔,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