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大家有見過嗎?這種植物一般是在黑龍江、吉林、寧夏還有甘肅比較多見的,其他地方也有,但是不是很多,椿皮就是來自于臭椿,因為椿皮就是臭椿的皮,把臭椿的皮剝下來,曬干,這就是椿皮了,椿皮也是一種中藥,可以用來治療疾病,那么,椿皮的別稱還有哪些呢?
椿皮的別稱有臭椿、椿根皮。 椿皮,中藥名。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我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和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全年均可剝?nèi)?,曬干,或刮去粗皮曬干。性寒,味苦、澀。具有清熱燥濕,收斂止帶,止瀉,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赤白帶下,濕熱瀉痢,久瀉久痢,便血,崩漏。
臭椿是落葉喬木,高可達(dá)30米,樹冠呈扁球形或傘形。樹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平滑,少有錢裂紋。喜光,不耐陰。適應(yīng)性強,除黏土外,各種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鈣質(zhì)土都能生長,適生于深厚、肥沃、濕潤的砂質(zhì)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濕,長期積水會爛根死亡。深根性。
對煙塵與二氧化硫的抗性較強,病蟲害較少。能耐干旱及鹽堿,且生長速,對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可作城市、工礦區(qū)和農(nóng)村綠化樹種。根皮和莖作藥用,有燥濕清熱、消炎止血的效用;莖皮含樹膠;葉可飼春蠶,浸出液可作土農(nóng)藥;種子含脂肪油30-35%,為半干性油,殘渣可作肥料;根含苦楝素、脂肪油及鞣質(zhì)。用種子或根糵苗分株繁殖。
又名椿樹或木礱樹,古稱樗。因葉基部腺點發(fā)散臭味而得名。臭椿屬共約10-15種,主產(chǎn)亞洲東南部。中國有6種3變種1變型。樹高可達(dá)30米,胸徑1米以上,枝條粗壯。一回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13-25枚;小葉近基部具少數(shù)粗齒,齒端有1腺點。雌雄同株或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頂生,花小,雜性,白綠色,花瓣5-6,雄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