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看名字就知道是跟竹子有關(guān)的東西,它呢其實還是蠻金貴的,是用新鮮的竹子,去掉外皮,取出中間的部分,削成薄薄的片狀,或者就直接刮成絲狀,然后再陰干,這竹子呢還不是普通的竹子,而是用淡竹、青稈竹或者大頭典竹做原料的,費如此大功夫取出來的竹茹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等等,不過,說這么多,竹茹什么樣你知道么,竹茹是什么圖片你見過嗎?
竹茹入藥部位是植物的莖稈的干燥中間層,味甘,性微寒。歸肺、胃,心、膽經(jīng)。具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的功效。用于痰熱咳嗽,膽火挾痰,驚悸不寧,心煩失眠,中風(fēng)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相關(guān)配伍
傷損內(nèi)痛:兵杖所加,木石所迮,血在胸、背、脅中刺痛。用青竹茹、亂發(fā)各一團,炭火炙焦為末。酒一升,煮三沸,服之。三服愈。(《千金方》)
月水不斷:青竹茹微炙,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服。(《普濟方》)
婦人損胎:孕八、九月,或墜傷,牛馬驚傷,心痛。用青竹茹五兩,酒一升,煎五合服。(《子母秘錄》)
禁忌:寒痰咳嗽、胃寒嘔逆及脾虛泄瀉者禁服。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陰于。
炮制方法:竹茹:除去雜質(zhì),切段或揉成小周。姜竹茹:取凈竹茹,照姜汁炙法(附錄ⅡD)炒至黃色。
藥材性狀:本品為卷曲成團的不規(guī)則絲條或呈長條形薄片狀。寬窄厚薄不等,淺綠色、黃綠色或黃白色。纖維性,體輕松,質(zhì)柔韌,有彈性。氣微,味淡。
飲片性狀:竹茹同藥材;姜竹茹形如竹茹,表面黃色。微有姜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