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果實如此團結(jié),顆顆緊挨,真是防風取暖的最佳姿勢,偶爾一顆耐不住寂寞,伸出頭來,就成了你看到的摸樣,白色的花瓣向外伸展,像是在對這美好的世界打招呼;它是丁公藤,如此命名,定是與傳說相關,或是丁姓老者發(fā)現(xiàn)了它,開啟了它的中藥生涯;或是丁姓人推廣了它,讓它流芳百世;不管如何,它都已經(jīng)被我們記憶,也常被我們用來泡酒,那么,丁公藤泡酒外用的效果是啥?
丁公藤藥材為斜切的段或片,直徑1~4cm。外皮灰黃色、灰褐色或淺棕褐色,稍粗糙,有淺溝槽及不規(guī)則的縱裂紋或龜裂紋。皮孔點狀或疣狀,黃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狀剝落。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切面橢圓形,黃褐色或淺黃棕色,木部寬廣,有不規(guī)則的花紋(異型維管束)及多數(shù)小孔。無臭,味淡。
用丁公藤泡酒,可以主治風寒濕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仆損傷。來源《中國藥典》一部,配方組成由丁公藤1kg,桂枝30g,麻黃37.5g,羌活3g,當歸3g,川芎3g,白芷3g,補骨脂3g,乳香3g,豬牙皂3g,陳皮13g,蒼術3g,厚樸3g,香附3g,木香3g,枳殼20g,白術3g,山藥3g,黃精8g,菟絲子3g,小茴香3g,苦杏仁3g,澤瀉3g,五靈脂3g,蠶砂6.5g。
以上二十五味,丁公藤蒸二小時后,與桂枝等二十四味,置容器內(nèi),加入白酒4.25升,密閉浸泡,浸泡期間加溫2至5次,每次使浸泡液達35℃,浸泡四十天,濾過即得??诜?,1次10~15毫升,1日2至3次;外用,擦患處。若有腫痛黑瘀,用生姜搗碎炒熱,加入藥酒適量,擦患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