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黨參也就是山蘿卜,想必江浙一帶的老百姓應該很熟悉吧,成熟挖出來后洗凈煮透曬干存在家里,平時煲湯的時候放上幾片,咳嗽、貧血的時候配上其他藥材也是很有效果的,本品性微寒、味甘、微苦,歸肺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潤肺化痰、養(yǎng)陰和胃、平肝、解毒的功效,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平抑肝陽藥,不過你知道明黨參小孩子能吃的嗎?
本品禁忌氣虛下陷、精關不固及孕婦慎服。小孩可以吃,不過最好需要根據(jù)情況而定,不要盲目的亂吃,易造成早熟,可以吃堅果類食物,如核桃、杏仁等,平時注意休息,多喝水,密切觀察。
明黨參為傘形科植物明黨參的根。移栽后的第3年5月中,下旬收獲,晴天割去地上部分,將根挖出,洗凈泥土,按大,小分級,而后分別放入沸水中煮10~15分鐘,煮至內(nèi)無白心,撈出放清水中漂洗數(shù)次,刮去外皮,曬干。如不經(jīng)湯煮,直接刮去外皮曬干入藥者,商品名“粉沙參”。
性味與歸經(jīng)
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
潤肺化痰、養(yǎng)陰和胃、解毒。主治肺熱咳嗽、嘔吐反胃、食少口干、貧血、眩暈、婦女白帶、疔毒瘡瘍。
《本草從新》:補肺氣,通、下行,補氣生津。治咳嗽喘逆,痰壅火升,久瘧,淋瀝,難產(chǎn),經(jīng)閉,瀉痢由于肺熱,反胃噎膈由于燥澀。
《本草求原》:養(yǎng)血生津,消熱解毒。姜汁炒則補氣、生肌、托散瘡瘍。
《飲片新參》:溫脾,化痰濕,平肝風。治頭暈泛惡,中風昏仆。
《中藥志》:潤肺化痰止咳,和胃止嘔。治咳嗽,嘔吐;又能解毒治疔瘡。
《四川中藥志》:祛風,解熱,補肺鎮(zhèn)咳。治肺虛咳嗽有痰,頭昏目眩,風熱目赤及口干。
實用附方
補陰虛:土人參、對配茯苓。熬膏。(王安卿《采藥志》)
治白帶初起:土人參(切片)三兩,用陳紹酒飯上蒸熟,分作三服。(《百草鏡》)
治楊梅結(jié)毒:土人參,酒煎服。(王安卿《采藥志》)
注意事項
氣虛下陷、精關不固及孕婦慎服。
《本草從新》:脾虛下陷、滑精夢遺俱禁用,以其下行而滑竅也。孕婦亦忌。
《飲片新參》:陰虛肝旺,內(nèi)熱煩渴者忌用。
《四川中藥志》:外感咳嗽無汗者忌用。
《藥材學》:大量服食易引起浮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