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對自己的身體機能是越來越注重了,每個人都會在空閑的時候上網(wǎng)搜索一下養(yǎng)生之道,今天我們所推出的是一款叫做半夏瀉心湯的滋補類湯藥,它的主要材料包括半夏及黃芪,半夏是中國中藥寶庫的一款重要藥材,功效與作用很多,那么,半夏的作用有什么呢?黃芪的作用又有哪些?兩者調(diào)制而成的半夏瀉心湯的配料和功效又有什么呢?
半夏瀉心湯出自于《傷寒論》;半夏瀉心參芩連,干姜草棗一并添;寒熱互結(jié)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痊。方解:本方證病人中氣受傷,脾胃、大小腸功能失調(diào),因為寒熱互結(jié)其中,清濁升降失常。其癥狀為心下痞滿、干嘔、腸鳴下利。本方是由小柴胡湯化裁得到,即去柴胡、生姜,而加川連、干姜。本方中法夏、干姜辛溫除寒,和胃止嘔;川連、黃芩苦寒泄降除熱,清腸燥濕;人參、大棗、炙甘草補中益氣,養(yǎng)胃。
配料組成:半夏(12克),黃芩(6克),干姜(9克),人參(9克),炙甘草(9克),黃連(3克),大棗(4枚);使用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功效和作用: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臨床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jié)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互結(jié)者。注意事項:本方主治虛實互見之證,若因氣滯或食積所致的心下痞滿,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