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它有很多的品種,比如小葉海金沙,所以想了解它,就要了解它的種類和產(chǎn)地,那不知道你們是否了解它的產(chǎn)地嗎,海金沙是香港常見海金沙科海金沙屬的攀援草本開花植物,海金沙產(chǎn)地主要分部地區(qū)包括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云南、印度、緬甸和馬來西亞,小葉海金沙樹皮富含樹脂,可以從傷口分泌乳狀樹液,蔓生攀援可高達(dá)7米,那么海金沙的功效是什么?
海金沙的特點:葉軸纖細(xì)如銅絲,二回羽狀,羽片多數(shù),相距約7-9厘米,羽片對生于葉軸的距上,距長2-4毫米,頂端密生紅棕色毛。不育羽片生于葉軸下部,長圓形,長7-8厘米,寬4-7厘米,柄長1-1.2厘米,奇數(shù)羽狀,或頂生小羽片有時兩叉,小羽片4對,互生,有2-4毫米長的小柄,柄端有關(guān)節(jié),各片相距約8毫米,卵狀三角形、闊披針形或長長圓形,先端鈍,基部較闊,心臟形,近平截或圓形。邊緣有矮鈍齒,或鋸齒不甚明顯。葉脈清晰,三出,小脈2-3回二叉分歧,斜向上,直達(dá)鋸齒。
海金沙的功效:海金沙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其草及根莖亦供藥用,系野生植物。又名左轉(zhuǎn)藤灰,主要成分是脂肪油,另含一種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性味甘、寒,入膀胱、小腸經(jīng)。能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白濁、白帶、肝炎、腎炎水腫、咽喉腫痛、痄腮、腸炎、痢疾、皮膚濕疹、帶狀皰疹。
海金沙甘淡利尿,寒可清熱,其性下降,善清小腸、膀胱濕熱,功專利水,為治淋癥要藥,對熱淋莖中痛尤為有效。多能傷陰,要注意腎臟真陽不足者忌用,腎陰虧虛者也要慎服。臨床上用于膀胱濕熱、小便短赤、淋瀝澀痛之熱淋、血淋等,單用有效,或與滑石、甘草等配伍同用。海金沙有消炎退熱之功,配大青葉用治感冒發(fā)燒,上呼吸道炎癥等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