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非常相似的名字,會讓人覺得不會是一種東西吧?那么到底是不是呢?相信大家也很好奇;川貝母,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生長在溫帶高山、高原地帶的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中,土壤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川貝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看到上面的簡介,大家覺得川貝母和川貝一樣嘛?
川貝和貝母雖然看起來差不多,其實兩者還是有區(qū)別的。川貝母是道地藥材,主產(chǎn)于四川,功效果顯著,而貝母則包括川貝母和浙貝母倆種貝母,浙貝母產(chǎn)于浙江省象山,又叫象貝母藥,效比川貝母差很多,目前藥店的貝母大多是浙貝母。所以,貝母和川貝并不一樣,貝母是包含著川貝的。所以如果想要買到好的藥材,那么在購買藥材的時候就要詳細的咨詢藥師了。
他們都有著各自很好的藥理作用;川貝母:功能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jié)、肺痿、肺癰、喉痹、乳癰。川貝:功能主治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化痰。
現(xiàn)在介紹幾種川貝母的經(jīng)典藥方:治肺熱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見母(去心)75克,甘草(炙)1.5克,杏仁(湯浸去皮、尖、炒)75克。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咽津;治傷風(fēng)暴得咳嗽: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黃(去根節(ji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各50克,甘草(炙銼)1.5克。上五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