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珍珠母可能有一定的簡單了解,那是否知道生珍珠母可不可以和草藥搭配食用呢,其實是可以的,珍珠母具有平肝,潛陽,定驚,止血的作用,配合藥草使用效果更佳,珍珠母較硬應該先煎隨后再放入藥草,一般做成丸藥服用1至3月,是沒有副作用的,可以起到很好的的療效,當然也涉及到量的控制、如果服藥時間較長,建議間隔10天左右再服用第二劑丸藥,這樣可以促進機體功能修復,不致產生副作用。
珍珠母棲息于風浪較平靜的海灣中,泥沙、巖礁或礫較多的海底,以足絲固著生活于巖礁或石塊上,以潮流通暢、水質較肥的海區(qū)生長較好。從低潮線附近至水深10m左右均有生長,通常在5m的深處較多。以硅藻為主食,適且生長溫度在15-30℃之間,產卵期5-10月,生長速度較快,一般2年殼高即可達70mm左右。也可棲息于潮間帶低潮線附近,以足絲固著于巖礁縫際或珊瑚礁內,且多固著于背風浪的巖石基部。
珠母層主要成分為貝殼硬蛋白和碳酸鈣的含量在92%左右,有機物占5%左右,含鋁、銅、鐵、鎂、錳、鈉、鋅、硅、鈦等金屬元素,含組氨酸、精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胱氨酸、酷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等14種氨基酸;棱柱層水解液中含絲氨酸和甘氨酸等;珍珠層含貝殼硬蛋白和其他蛋白質,另含卟啉。
珍珠母為蚌科動物三角帆蚌、褶紋冠蚌或珍珠貝科動物合浦母貝等的貝殼,全年均可采收,撈取貝殼后,除去肉質、泥土,洗凈,放入堿水中煮,然后放入淡水中浸洗,取出,刮去外層黑皮,曬干或烘干。主產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