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了解到這個(gè)名詞的時(shí)候,是在一次去植物園的路上,它就這么靜靜地開在路邊的枝頭上,芫花別名:藥魚草、老鼠花、鬧魚花、頭痛花、悶頭花、頭痛皮、石棉皮、泡米花、泥秋樹、黃大戟、蜀桑、魚毒,高0.3-1米,多分枝;樹皮褐色,無毛;小枝圓柱形,細(xì)瘦,干燥后多具皺紋,幼枝黃綠色或紫褐色,密被淡黃色絲狀柔毛,老枝紫褐色或紫紅色,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至橢圓狀長圓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圓形,干燥后黃褐色,幼時(shí)密被絹狀黃色柔毛,老時(shí)則僅葉脈基部散生絹狀黃色柔毛,花柱短或無,柱頭狀,橘紅色,果實(shí)肉質(zhì),白色,橢圓形,包藏于宿存的花萼筒的下部,那么成熟的芫花是什么樣子的呢?
芫花成熟后的本品常3~7朵簇生于短花軸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脫落為單朵。單朵呈棒槌狀,多彎曲,長1~1.7cm,直徑約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綠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淡紫色或黃棕色。質(zhì)軟。氣微,味甘、微辛?;ǚ哿|S色,類球形,直徑23~45μm,表面有較明顯的網(wǎng)狀雕紋?;ū幌卤砻嬗蟹窍倜?,單細(xì)胞,多彎曲,長88~780μm,直徑15~23μm,壁較厚,微具疣狀突起。
芫花性味:辛苦,溫,有毒?;ǎ嚎唷⑿?,寒;有毒。根皮:辛、苦,平,有毒。芫花常用來制作芫花煎、款冬煎、消瘤二反膏、芫花根膏、貼藥芫花散等。芫花有利尿作用,對(duì)黃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作用,冠狀動(dòng)脈擴(kuò)張作用,抗生育作用,抗白血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