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肉豆蔻是一種熱帶香料,而且是藥用植物,通常在春季和冬季時(shí)采收,你了解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在臨床上肉豆蔻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下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有哪些吧。
肉豆蔻的功效與作用
(一)功能主治與作用
溫中,下氣,消食,固腸。治心腹脹痛,虛瀉冷痢,嘔吐,宿食不消。
名家論述功效
《藥性論》:"能主小兒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飲。"
《海藥本草》:"主心腹蟲痛,脾胃虛冷氣并,冷熱虛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飲服佳;霍亂氣并,以生姜湯服良。"
《日華子本草》:"調(diào)中,下氣,止瀉痢,開胃,消食。皮外絡(luò),下氣,解酒毒,治霍亂。"
《開寶本草》:"溫中,治積冷心腹脹痛,霍亂中惡,嘔沫,冷氣,消食止泄,小兒乳霍。"
《綱目》:"暖脾胃,固大腸。"
《本草經(jīng)讀》:"治精冷。"
《本草求原》;"治腎泄,上盛下虛,諸逆上沖,元陽上浮而頭痛。"
(二)藥理作用
鎮(zhèn)靜催眠作用。
本品揮發(fā)油中所含的甲基異丁香酚有抑制中樞神經(jīng)作用,兔耳iv50mg/kg后,可見睡眠時(shí)翻正反射、痛覺反射和聽覺反射均消失,睡眠時(shí)間平均20分鐘8s,有加強(qiáng)戊巴比妥的安眠作用。
抗菌作用。
甲基異丁香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MIC分別為0.4mg/ml和0.6mg/ml。馬拉巴酮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和堅(jiān)忍鏈球菌有較強(qiáng)的抑菌作用,前兩者的MIC為1ug/ml,后者為2ug/ml,馬拉巴酮C對枯草桿菌的MIC為2ug/ml。
麻醉作用。
本品揮發(fā)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欖香脂素對小鼠、兔、貓和狗,iv給藥后有麻醉作用。
其它作用。
(1)對胃腸道刺激作用:本品所含揮發(fā)油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且具有祛風(fēng)作用。少量能促進(jìn)胃液的分泌和刺激胃腸蠕動(dòng),大劑量則抑制。
(2)降低谷丙轉(zhuǎn)氨酶作用:另有降低大白鼠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作用。
(三)肉豆蔻的性味歸經(jīng)
【性味】 辛,溫。
①《藥性論》:"味苦辛。"
②《海藥本草》:"味辛,溫,無毒。"
③《本草正》:"味苦辛而澀,性溫。"
【歸經(jīng)】 入肺、大腸經(jīng)。
①《湯液本草》:"入手陽明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胃二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陽明;手陽明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