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是自《神農本草經》便有的一味中藥材,可謂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知母的作用有哪些,《本草綱目》中便有記載說“腎苦燥,宜食辛以潤之;肺苦逆,宜食苦以瀉之。知母之辛苦寒涼,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金瀉火,乃二經氣分藥也;黃柏則是腎經血分藥,故二藥必相須而行,昔人譬之蝦與水母,必相依附”, 那中藥知母的作用有哪些呢?
知母可以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簡單選了一些常見的方子向大家展示一下知母的作用:治傷寒邪熱內盛,齒牙干燥,煩渴引飲,目昧唇焦:知母五錢,石膏三錢,麥門冬二錢,甘草一錢,人參八錢。水煎服。治溫瘧壯熱,不能食:知母、鱉甲(炙),地骨皮各三兩,常山二兩,竹葉(切)一升,石膏四兩(碎)。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蒜、豬肉、莧菜、生蔥、生菜。
知母可以治火沖眩暈,暴發(fā)倒仆,昏不知人,甚則遺尿不覺,少頃汗出而輕,仍如平人,右關脈細敷,脾陰不足者:知母、黃柏、黃芪、當歸身。水煎服。治消渴:生山藥一兩,生黃芪五錢,知母六錢,生雞內金(搗細)二錢,葛根錢半,五味子三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
知母還可以治氣虛勞傷,面黃肌瘦,氣怯神離,動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煩熱,下午身涼氣爽,脈數有熱者:知母三錢,黃柏三錢,人參二錢,麥冬五錢,廣皮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當然,有關知母的方子不勝枚舉,簡單列舉至此,關于知母的作用,相信你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