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基黃是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根莖橫走,紫紅色。莖直立,高30-70cm,圓柱形,有黑色腺點,基部紫紅色,通常不分枝,嫩梢和花序軸具褐色腺體。傳統(tǒng)主治瘡瘍腫毒、濕熱黃疸、腸癰腹痛等病癥。
田基黃孕婦可以吃嗎
不可以,因為田基黃內(nèi)含對嬰兒和孕婦有害的物質(zhì)。
田基黃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治傳染性肝炎,瀉痢,小兒驚風,疳積,喉蛾,腸癰,癤腫,蛇咬傷。
1、《生草藥性備要》:治酒病,消腫脹,敷大惡瘡,理疳瘡腫。
2、《質(zhì)問本草》:涂火毒,消陽癥結(jié)疽。
3、《分類草藥性》:解一切蛇蟲毒,清火,止泄瀉,刀傷用良。
4、《嶺南采藥錄》:去硝黃火毒,敷蝦箝瘡,理跌打、蛇傷。
5、《福建民間草藥》:活血,破瘀,消腫,解毒。
6、《南寧市藥物志》:清內(nèi)熱,治眼疾。
7、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滲濕利水,消腫止痛。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區(qū)疼痛,闌尾炎,疔腫癰疽,毒蛇咬傷,跌打扭傷。
地耳草的用法用量
鮮用1~2兩,干用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地耳草的禁忌注意
用治濕熱黃疸,具有良好療效,可配合茵陳、金錢草等同用。治療瘡癤腫毒或毒蛇咬傷,可用鮮草煎服,另用鮮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用治跌仆損傷,除煎湯內(nèi)服外,還可用鮮草適量,搗爛外敷。
地耳草的選方
1、治傳染性肝炎(有黃疸和無黃疸型均可):地耳草二至三兩,水煎服,每天一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痧癥吐瀉:地耳草一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治痢疾:地耳草五錢,水煎,紅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一兩調(diào)服。(《江西民間草藥》)
4、治小兒驚風,疳積瀉:地耳草一兩,水煎服。疳積瀉加雞肝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喉蛾:鮮地耳草七錢至一兩,搗爛,同涼開水擂出汁服?;蚋刹菸邋X,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6、治疹后牙疳:地耳草五至六錢,搗取汁,和人乳搽患處。(《湖南藥物志》)
7、治濕疹:地耳草適量,煎水洗。(《江西民間草藥》)
8、治皰癤腫毒:地耳草煎水洗。(《湖南藥物志》)
9、治跌打損傷:地耳草五至八錢,酌加黃酒或酒、水各半,燉一小時,溫服,日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10、治毒蛇咬傷:地耳草五錢,天胡荽一兩,青木香五錢。水、酒煎服。(《江西民間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