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佛甲草隨著城市綠化的建設,頻繁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球之中,我們很多都見過它,只是能叫出名字的比較少。另外很多朋友可能也會把垂盆草認作它,它們兩個是有區(qū)別的。
有不少花友分不清佛甲草和垂盆草的區(qū)別,其實并不是分不清,而是沒有見過兩種植物的實物,如果把兩盆植物放在一起就很容易區(qū)別了,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佛甲草和垂盆草就清楚了。
佛甲草與垂盆草的區(qū)別
佛甲草是多生草本,無毛。3葉輪生,有少部分是4葉或5葉輪生的,莖高大約10到20厘米左右,葉片兒呈長線形,約20到25毫米左右。端部較尖,基部無 柄,有一點兒短距?;ㄐ虺蕚銧?,頂生,在中央位置有一朵短梗的花?;ò甏蠹s5瓣左右,亮黃色,披針形。花柱較短,種子也比較小,花期在4到5月左右,果期 為6到7月之間。
佛甲草習性也有著一定的特點。它主要生長在山坡或者巖石上,一般都是經(jīng)過馴化繁殖后才被大量用來栽植。它的適應能力極強,任何土壤都可,抗寒極強,主要分布在中國云南、貴州、河南、江浙一帶等地。含水量極高的它,長時間都不會死亡哦,它的葉和莖表皮的角質(zhì)層有著超出平常植物的防水分蒸發(fā)的特性,哪怕是夏季干旱的屋頂上不用經(jīng)常澆水也能活的好好的。
垂盆草,中藥名。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甘、淡,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
垂盆草,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其莖纖細,長可達500px以上,部分節(jié)上可見纖細的不定根。3葉輪生,葉片倒披針形至矩圓形,綠色,肉質(zhì),長 1.5~70px,寬0.3~17.5px,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狹,有距。氣微,味微苦。喜陰濕環(huán)境,較耐寒。常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向陽山坡、石 隙、溝邊及路旁濕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