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疽,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雞骨草還可在春夏潮濕季節(jié)用來煲湯作食療。
雞骨草煲湯小孩能喝嗎
雞骨草主要治療:清熱利濕,散瘀止痛。主黃疸型肝炎,胃痛,風濕骨痛,跌打瘀痛,乳痛。雞骨草可在春夏潮濕季節(jié)用雞骨草煲湯作食療。但是虛寒體弱者慎用。在你不能明確孩子是否虛寒體質的時候,暫時不要用雞骨草煲湯給孩子喝。
雞骨草做法
雞骨草煲豬橫利
原料:雞骨草30~60克,黃豆50克,豬橫利2條,豬睜肉300克,生姜2一3片。
做法:1、雞骨草、黃豆洗凈,浸泡;豬橫利洗凈,用刀尖挑去白脂。
2、然后與豬睜肉、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5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
3、此量可供3~4人食用。豬橫利、豬爭肉、黃豆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特點:清熱,利濕,舒肝,鍵脾。
俗話說“春夏祛暑濕”,中藥雞骨草煲豬橫利正有這祛暑濕的功效。雞骨草性微寒,味汁、淡,具清熱利濕、舒肝止痛的功效,如《嶺南草藥志》說它能“清郁熱, 舒肝,和脾”,《南寧市藥物志》亦說它有“消炎解毒,治傳染性肝炎”的功效。
豬橫利即豬胰,性味甘、平,功效補脾、潤燥、養(yǎng)肺、澤顏。合而為湯,更具清 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此湯也是廣東民間有名的中藥食療湯品,同時亦能輔助治療膀胱濕熱引起的小便疼痛以及急慢性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