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蟲又名打屁蟲、黑兜蟲。為蝽科昆蟲九香蟲Aspongopus chinensisDallas的干燥全體。產(chǎn)地與分布 主產(chǎn)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
鑒別九香蟲要點:一是頭小,呈三角形,有單眼一對,點狀突起;二是蟲體呈六角狀扁橢圓形,長1.8~2.2cm,寬l~1.2cm;三是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背部有膜質(zhì)半透明翅2對,胸中有足3對,多已脫落;四是腹部比背部隆起,有5~6節(jié),每節(jié)邊緣有突起白色小點;五是質(zhì)脆,具特殊臭氣,味微酸。而混淆品小皺蝽極似上種,僅蟲體較小,頭呈半圓形,蟲體呈橢圓形,余同上種。
名典鑒別
1、李時珍曰:“九香蟲產(chǎn)于貴州永寧赤水河中,大如小指頭,狀如水龜,身青黑色。至冬于石下,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至驚蟄后即飛出,不可用矣?!?、《藥材資料匯編》:“九香蟲,別名黑兜蟲。體呈長圓形,頭部突出。身被金色短毛,閃毛帶藍。觸角為絲狀,單眼在頭之兩側(cè)。前胸及中央兩側(cè)有節(jié)足三對;前翅為半革質(zhì)及半膜質(zhì),后翅全為膜質(zhì),前翅之前緣及腳之跗節(jié),大半呈赤褐色。
生長在溪澗中的近水的潮濕地帶,多伏居于水邊石隙間。喜吸食傘形科及禾本科植物的液汁。通常在冬月捕捉,趁清晨下霧時用網(wǎng)罩撈取,亦有白晝掀石捕取者,放入布袋內(nèi),然后用開水潦過,及時曬干或焙干即可?!?/p>
快速鑒別
蟲體呈六角狀扁橢圓形,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長1.8~2.2cm,寬l~1.2cm。頭小,呈三角形,有單眼一對,呈點狀突起。背部有膜質(zhì)半透明翅兩對,淺棕色至棕褐色。胸部有足3對,足多已脫落。腹部比背部隆起,有5~6節(jié),每節(jié)近邊緣有一突起的小點。質(zhì)脆,有特異臭氣,味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