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核的功效
性味: 《綱目》:"苦,平,無毒。"
歸經(jīng): 入肝、腎經(jīng)。
1.《品匯精要》:"行手大陰、足大陰經(jīng)。"
2.《綱目》:"入足厥陰。"
3.《本草經(jīng)疏》:"入腎、膀胱。"
功能主治
理氣,止痛。治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腰痛,膀胱氣痛。
1.《日華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氣,腎疼。炒去殼,酒服良。"
2.《綱目》:"治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痛。"
3.《本草備要》:"行肝氣,消腫散毒。"
4.《醫(yī)林纂要》:"潤腎、堅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橘核的作用
1.治四種頹病,卵核腫脹,偏有大?。换驁杂踩缡?;或引臍腹絞痛,甚則膚囊腫脹;或成瘡毒,輕則時出黃水,甚則成癰潰爛: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帶(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麩炒)各一兩,厚樸(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實(麩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見火)、木香(不見火)各半兩。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虛寒甚者,加炮川烏一兩;堅脹久不消者,加硇砂二錢(醋煮),旋入。(《濟(jì)生方》橘核丸)
2.治乳癰初起來潰:橘核(略炒、五錢,黃酒煎,去滓溫服,不能飲酒者,用水煎,少加黃酒。(《光華醫(yī)藥雜志》
3.治腰痛:橘核、杜仲各二兩。炒研末,每服二錢,鹽酒下。(《簡便單方》)
4.治酒齄風(fēng),鼻上赤:橘子核(微妙)為末,每用一錢匕,研胡桃肉一個,同以溫酒調(diào)服,以知為度。(《本草衍義》)
綜上所述,橘核對前列腺是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