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是我國的一種中醫(yī)藥材,在一些地方它又有地丁、地丁草的別稱。它性寒,味苦、辛,無毒,對治療咽炎、乳腺炎、跌打損傷、目赤腫痛等病癥具有很好的功效。需注意的是,地丁雖好,但卻并不適宜人人食用,那么,什么人適合喝地???
地丁簡介
地丁為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間、荒地、山坡草叢、林緣或灌叢中。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5至6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全草,洗凈,曬干。
地丁全草多皺縮成團。主根淡黃棕色,直徑1至3厘米,有細縱紋。葉灰綠色,展平后呈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至6厘米,寬1至3.5厘米,先端鈍基部截形或楔形,邊緣具鈍鋸齒,兩面無毛或被細短毛;葉柄有狹翼?;ㄇo細長,花淡紫色,有細管狀花距。蒴果長圓形或裂為三果爿,種子多數(shù)。氣微,味微苦而粘牙。以葉綠、根黃者為佳。
地丁的功效與作用
地丁味道微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紫花地丁所富集微量元素,對人體內多種酶的活性有作用,對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過程、細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
地丁的禁忌
1、體質虛寒者忌服紫花地丁。
2、陰疽漫腫無頭及脾胃虛寒者慎服。
地丁性寒,味苦、辛,無毒,對治療咽炎、乳腺炎、跌打損傷、目赤腫痛等病癥具有很好的功效。在臨床醫(yī)學上也被廣泛應用。